生物质发电以秸秆(包括棉花、小麦、玉米等秸秆)以及农林废弃物(如树皮)为原料,通过直燃发电的技术产生绿色电力,除了可以增加清洁能源比重、改善环境,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意义重大。
我国利用农林废弃物规模化发电尚处于起步阶段,生物质发电技术不成熟、项目造价高,总***大,运行成本高,尽管***给予了电价优惠政策,但盈利水平还是不如常规火电。其基本原理是将生物质原料加热,生物质原料进入气化炉后被干燥,伴随着温度的升高,析出挥发物,并在高温下裂解(热解)。究其原因,一是单位造价高,二是燃料成本高,三是生物质发电企业实际税率太高。《可再生能源法》规定农林废弃物生物质发电应享受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但相关政策和措施尚未出台。
在国外,以直燃发电为代表的生物质发电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丹麦研发的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被联合国列为***推广项目。在国土面积只有我国山东省面积1/4强的丹麦,已建立了15家大型生物质直燃发电厂,年消耗农林废弃物约150万吨,提供丹麦***5%的电力供应。农林生物质发电产业主要集中在发达***,印度、巴西和东南亚等发展中***也积极研发或者引进技术建设相关发电项目。在国土面积只有我国山东省面积1/4强的丹麦,已建立了15家大型生物质直燃发电厂,年消耗农林废弃物约150万吨,提供丹麦***5%的电力供应。国外鼓励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的政策主要体现在价格激励、财政补贴、减免税费等方面,力度非常大。
生物质电厂和垃圾电厂目前都比较热门。尤其垃圾电厂如果市政垃圾补助到位,效益还是比较明显。
而生物质电厂***也有相关补贴政策和地方亏损补贴,大概0.35元每度电。补贴力度有增大趋势。
但是两者目前也都存在很多问题。
其中垃圾电厂面临的问题就是环保。目前这种锅炉焚烧垃圾,环保是否真正过关。仍然是不得而知的。日本等已经出现拆毁垃圾焚烧电厂。国内的垃圾焚烧技术应该不会超过日本。所以环保问题不能回避。
生物质发电面临的问题应该是燃料问题。比较国情不同,燃料特殊,面临零散的农户收购燃料。前期的收购模式需要进一步发展,才能成熟。
解决了燃料问题,应该说电厂技术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了。
采用不同的发电设备,气化发电技术又可分为以下三类:(1)气化气直接作为蒸汽锅炉的燃料燃烧,生产蒸汽带动蒸汽轮机发电。这种方式在气体成分和热值有变化时能够保持稳定的燃烧状态,排放物污染少而且对气体要求不很严格,经过旋风分离器除去杂质和灰分后即可使用,不需冷却。***高科技发展计划(“863”计划)已建设4MW规模生物质(秸秆)气化发电的示范工程,系统发电效率可达到30%左右。(2)气化气在燃气轮机内燃烧带动发电机发电。燃气轮机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造,将热值较低的气化气增压到9.8104~29.4105Pa之间,否则发电效率较低。另外,燃气轮机对气化气质量要求高,并且需有较高的自动化控制水平,所以单独采用燃气轮机的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较少。(3)气化气在内燃机内烧带动发电机发电。简单的内燃机组可单独燃用低热值气化气,也可以气化气、油两用,设备紧凑,系统简单,因而应用广泛,而且效率较高。但该种方式对气体要求严格,气化气必须净化并冷却。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