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气化是在一定的热力学条件下,借助于空气部分(或者氧气)、水蒸气的作用,使生物质的高聚物发生热解、氧化、还原重整反应,终转化为CO,氢气和低分子烃类等可燃气体的过程。中国可用的固体生物质数量巨大,主要以农业废弃物和木材废物为主。生物质分布分散,收集和运输困难,在中国目前的条件下,难以采用大规模燃烧技术,所以中小规模的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200—5000kW)在中国有独特的优势。由于中国电力供应紧张,而生物质废弃物浪费严重,价格低廉,所以生物质气化发电的成本,约为0.2-0.3元/Kw.h,已接近或优于常规发电,其单位***仅约3500—4000元/Kw,为煤电的60%-70%,所以具备进入市场竞争的条件。中国对各种气化方式都有研究,已完成了多种气化炉的研制,目前已使用的气化炉有上吸式、下吸式、敞口式和流化床等。
生物质气化及发电技术在发达***受到广泛重视,生物质电能在总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例增加迅速。1988年丹麦诞生了世界座秸秆生物燃烧发电厂。与同等规模每年发电1.38亿kWh的燃煤电厂相比,秸秆发电每年可节约煤炭10多万t,减少SO2年排放量400t。目前丹麦已建立了13家秸秆发电厂,还有一部分烧木屑或垃圾的发电厂也兼烧秸秆。目前,以秸秆和木屑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能在丹麦可再生能源中的比重已超过40%。丹麦的秸秆发电技术现已走向世界,并被联合国列为***推广项目。***已建成投产的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超过15个,在建项目30多个。
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证电力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走电力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发展道路,积极发展清洁的发电技术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总的来说,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是所有可再生能源技术中经济的发电技术,综合发电成本可接近小型常规能源的发电水平。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丰富的价格低廉的农业废弃物资源,而同时农村地区的电力供应时常会出现短缺,因此日趋完善的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我国的生物质气化发电已初具规模,但利用效率仍十分低下,且仍存在不少技术问题如二次污染和热效率不够高等,仅达到了废物利用的目的,还远未达到变废为宝的程度。生物质原料首先经过处理达到气化炉的使用条件,然后由送料装置送入气化炉中,不同类型的气化炉需要配备不同的送料装置。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