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育雏结束到转入产蛋鸡舍前这段时间称作育成期,也叫青年鸡阶段。一般称7~18周龄的鸡为育成鸡。在实践中,人们往往十分重视雏鸡和产蛋鸡的饲养管理,却粗放了育成鸡的饲养。育成鸡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发挥,从而影响到鸡场的经济效益。
1. 育成舍的准备及转群
育成舍的准备主要是育成舍的清洗、消毒、检修、空舍等。鸡群从雏鸡舍进入到育成鸡鸡舍的转群一定要注意减少鸡的应激。
2. 育成鸡的日常管理
保证饮水清洁充足,定期洗刷消毒水槽和饮水器。喂料要均匀,每天喂3次,每天要净槽。育成鸡的***佳生长温度是21℃左右,一般控制在15~25℃之间。夏天要注意防暑降温,冬天注意做好保温工作。做好通风工作,尤其是深秋、冬季及初春的通风,一定要与温度协调起来。清粪一定要及时,每2~4d一次。因为鸡粪过多,会导致***气体含量过高,从而诱发鸡只发生呼吸道***。按照推荐的***程序作好***工作。分群饲养:***,将一些瘦弱的鸡挑出,提高营养水平,单独饲喂。平时将一些不合格的鸡检出,进行隔离饲养。第二,有条件的鸡场***好在70~90日龄时对鸡群进行一次整理,分出大、中、***群,分别进行饲养管理。
密闭式鸡舍的光照管理:密闭式鸡舍因不受外界自然光照的影响,可以采用恒定的光照,即0~l周为23 h光照,2~20周龄恒定为8~9 h光照。从占21周龄开始使用产蛋期光照,密闭式鸡舍不应有漏光。开放式鸡舍的光照管理。应根据出雏的日期、季节、地理位置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方案。***周龄光照制度基本同于密闭鸡舍,从第二周龄开始有以下两种方案:***种为利用自然光照,在我国从4月15日~9月1日出生的雏鸡,其生长阶段的后半期处于日照逐渐缩短的时期。只要光照不超过10 h可完全利用自然光照;第二种是人工光照与自然光照结合的方法,此法适合于每年9月1日到次年4月14日出雏的生长鸡。3. 育成鸡的限制饲喂
限制饲喂的意义是适当***迟性成熟,节约饲料,淘汰病弱鸡。首先限制饲喂可以控制鸡的生长和性成熟。鸡在自由采食状态下,除夏季外都有过量采食的情况,这不仅会造成养殖成本增加,而且还会促使鸡积蓄脂肪超重,脂肪过多,产蛋表现软柔,容易***,易发***,***率高,易发生小鸡产大蛋,导致***甚至***。限饲使鸡性成熟适时化和同期化,还可以节约10%左右的饲料。限制饲养的方法:限量饲喂,一般限量为正常采食量的80%左右;限时饲喂,又有隔日限制饲喂和每周限制饲喂;限质饲喂,此法一般很少采用。
限制饲养时要随时抽测体重,根据抽测情况来决定是否继续限饲或限饲多少,如若低于标准重10%则增料1%,反之亦然。限饲时应有足够的采食空间,使鸡吃料时同步化,不管什么周龄饲喂,都能做到80%鸡在采食、20%鸡在饮水。限饲时一定要注意饲料的完全营养。限饲过程中,若有其它应激如接种、发病等,应***为自由采食。限饲前应简单地分群,瘦弱鸡应分别饲喂。
4. 体重与均匀度控制
育成鸡体重与产蛋期体重、蛋重呈正相关,也影响着开产日龄与产蛋率。良好的体重不仅会适时开产,而且产蛋率也高。否则即使提前开产也会有不良的后果,如***、***炎等问题。人们在实际***计得出,正常体重与非正常体重将导致整个产蛋期有35~40枚蛋的差异。
育成期鸡群均匀度与蛋鸡生产性能的关系。一般要求育成鸡的均匀度在80%以上,若低于70%,那么饲养管理上需要改进。实践证明,只有鸡群的体重符合本品种(或品系)所要求的变异范围时,才能表现出遗传性能所赋予的生产性能,即产蛋率、产蛋数以及母鸡的存活率等都有表现为***优。当体重低于***佳体重范围时,上述各项指标显著下降;当体重超过***佳体重范围时,指标差异也显著。只有详细的称量才能够很好地控制育成鸡的体重与均匀度,对超重的进行限饲,对于低体重的要加强饲喂。当称量测得鸡群的均匀度低于70%时,尤其是低于平均体重严重时,就要及时地分析原因。一般从***、喂料的均匀性、密度、管理等方面去查找,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育成鸡转群前后应注意的问题
育成鸡饲养到一定阶段转群,是每个鸡场很重要的一项管理工作,适时转群、掌握转群前后的一些工作细节,对减少鸡群损失和整个鸡群的后期饲养都有较大的益处。
1. 检修养鸡设备,严格消毒
要检修蛋鸡舍内养鸡设备和照明线路,如有损坏要及时更换,如果接进鸡后再进行检修,就会对鸡群造成较大应激.影响鸡群的生产性能。消毒要在进鸡前进行,做到严格认真,其程序是:清扫干净一用水冲Ⅱ一火碱喷洒地面、墙壁熏蒸消毒。
2. 育成鸡转群的时间
育成鸡转群一般定在晚上较好,但是由于冬天温度较低,也可在中午11:00点后进行。冬天是较冷的季节,一般在一5~6℃左右,如果晚上转群温度较低,给鸡造成冷应激,易激发ND等***,中午天气较暖和,温度比较适中,这时可适当把蛋鸡舍遮暗,给鸡群创造一个较为安静的环境:夏天温度较高,上午、中午都不合适,下午6:00点以后,天气逐渐凉快,又是黄昏时刻,鸡比较安静,应激较少。
3. 适当添加vc及抗应激***
育成鸡转群前1~2d饲料中应添加Vc等抗应激***,起到***作用,转鸡前饲料应少加,避免造成浪费。蛋鸡舍转鸡前提前上好料,同时在饲料中添加电解多维,并做到搅拌均匀,使鸡进舍后都能吃到料,创造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同时切忌转群后马上换料,应有2~3d的适应过程,然后成鸡料、蛋鸡料按比例混匀饲喂,逐渐换成蛋饲料。
4. 均匀度的测定
均匀度是育成鸡的重要指标,它的好坏直接决定该鸡群的生产性能。目前,有的鸡场在育成舍测定均匀度,有的在蛋鸡舍测定均匀度,无论在哪个舍测定,都必须做到当天测定完,做为该鸡群的重要参考依据。测定均匀度应做到随机抽样,比例不得小于5%,测得过少,不能反映出该群的整体状况,如果均匀度小于75%,甚至还低,则说明该群在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必须亟待改进。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