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蛙养殖的娃池的挖掘情况
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是“回”字形高产池。所谓“回”字形池,就是单个蛙池四周的埂和池中的环形沟组成了“回”字内外的两个“口”。该蛙池的基本规格为25×8米,每个口约200㎡,每亩场地大约可以挖建蛙池3口。食台区宽1.5米左右,水沟宽1米,休息区宽2米,水沟深30-50厘米,长度因地制宜不超过25米。这样高的碱度能迅速有效地杀灭所有敌害生物、野杂鱼和各种病原体,对蛙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池梗要比蛙池高30厘米左右,在蝌蚪饲养中后期需要扩大水面,实现全水面养殖,增大蝌蚪的活动区域。

挖掘青蛙养殖池时,要先将场地进行测量,然后在地面用白灰画出草图,按照画线开挖池沟和做池埂。场地不一定规整,有的是大小头、三角形等,只要我们按照这种池形来挖建就可以了。青蛙集食品、保1健品、药1用于一身,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一直是我国城乡居民餐桌上的美味佳品,开展青蛙养殖,既可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也能促进天然野生资源的***,因此青蛙养殖具备一定的市场和产业前景。我们要力求将每一口蛙池做到比较平整,要尽量避免出现蛙池水沟一头高一头低的现象,因为这样的蛙池会导致一头的沟内的水已经满了,而另一头还没有水。
蛙池需要埋设进排水管,一般选择PVC管子,进水管一般选择直径75毫米,排水管略大,使用110毫米的直径,排水管需要带上弯头安装。进排水好呈对角线安装。
青蛙养殖的准备工作
采用一体化青蛙养殖池的,一般每口标准池(约200平方米)投放约3万尾蝌蚪。使用专池培育蝌蚪的,可以按每平方米水面放养刚孵出的小蝌蚪300-500尾。同一蝌蚪培养池1好投放孵化时间相近的蝌蚪,以免后期时出现大量先的幼蛙咬食后的幼蛙及蝌蚪。

蝌蚪的饲养
蝌蚪孵化3天后开始投食,此时饵料以豆浆为宜,喂养7天后适当加入少量人工饲料,当蝌蚪个体达到黄豆大小后,可以全部使用人工饲料喂养。投喂蝌蚪的人工配合饲料一般选择颗粒较小的特种鱼苗饲料即可。
日常管理中应根据温度控制投食量,晴天正常投量,阴雨天适当减少投量,每天投食量按蝌蚪体重的2%-3%,分早,晚两次投喂,早晨9点左右投喂饲料总量的三分之一,下午4点左右投喂饲料总量的三分之二。
?青蛙的繁殖技术
种蛙的选择 选择经过第二次产卵的种蛙受精率较高,第三、四年的雌蛙产卵数量虽然多,但受精率较差,第壹年蛙产卵孵化率也较低,不适作种蛙。

为了便于管理,1好在同一批种蛙中选择体形强大、发育正常、行动活跃者为种蛙。经过选择后的种蛙按1只雄蛙2-3只雌蛙的比例放入产卵池待产,一般20平方米的产卵池可放种蛙1400-2000只。(3)为了让青蛙看起来更肥、更健壮及预防蛙病的发生,在投放的饲料中添加了激1素或抗生1素等,造成蛙的排泄物中带有这些不良物质,影响了大米品质。产卵池中要放置水草或种水莲花,其数量约占水面的三分之一。
池上须种丝瓜或葡萄之类搭架遮荫。池的周围尽量避免强烈的声音和其它噪音。若在稻田的***建立产卵池,产卵池内设产卵筐,产卵筐上口直径30厘米,下口直径70厘米,高40厘米。每个产卵筐放20-30组的种蛙。培育水质因蝌蚪开口摄食只能摄食水中的浮游生物,为此必须提前培育好蝌蚪池中的饵料生物。经常观察,如发现有卵块就捞出放到孵化池里,然后放走已产卵的雌蛙,使雄蛙继续抱对。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