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点的对比
导热介质沸点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整个换热系统的耐高温性能,这是保障整个系统安全运转的关键指标。在此我们有必要对导热介质的沸点进行一下剖析,决定产品沸点高低的是抗冻剂的沸点和助剂的添加情况。
常用的基础抗冻剂沸点对比表(1个标准大气压下,℃)
抗冻剂
乙醇
乙二醇
丙二醇
丙三醇
沸点
64.5
78.4
197.4
188.2
290.9
防冻液用正磷酸盐和磷酸配合起来调节PH值,比用配合酸式磷酸盐调节pH值优越,因为正确磷酸盐和酸式磷酸盐的防腐作用和程度基本相同,而是一个单纯的pH值调节剂,磷酸却是个兼有作用的pH值调节剂,从这一点上看用正磷酸盐和磷酸混合起来调节pH值,可进一步降低液体对铁和铝的腐蚀,同时正磷酸盐和磷酸都比较便宜有利于降低成本。
另外防冻液的着色剂,能够指示冷却液酸碱度的变化,着色剂的这一功能对使用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这一功能,使用者可以对防冻液的性能进行直观监督与检查。配方组分包括:乙二醇、磷酸钠、、硅酸钠、苯并三氮唑、硼砂、磷酸、中性红和亚蓝。
防冻液应四季使用,夏天使用自来水的方法是不科学的。
防冻液的主要成分为乙二醇,呈碱性,PH值多在7.5~11之间,冰点应低于-25℃,沸点应高于106℃,有效期一般为1~2年。
这就意味着,汽车每行驶两年应更换发动机冷却液,更换防冻液。
这是一个科学的时间更换点,当然你不换也没关系,短时间也不会出问题,载冷剂,时间长了就没准了。
防冻液使用两年后,添加剂析出会造成大量的颗粒沉淀,表明该防冻液已经变质,不能再使用了。再使用,会损坏发动机!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