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泵的泵体的布置结构决定了泵的总体结构。
立式结构的进、排气口水平设置,装配和连接管路都比较方便。但泵的中心较高,在高速运转时稳定性差,故这种型式多用于小泵。
卧式泵的进气口在上,排气口在下。有时为了真空系统管道安装连接方便,可将排气口从水平方向接出,即进、排气方向是相互垂直的。此时,排气口可以从左或右两个方向开口,除接排气管道一端外,另一端堵死或接旁通阀。这种泵结构中心低,高速运转时稳定性好。一般大、中型泵多采用此种结构。
泵的两个转子轴与水平面垂直安装。这种结构装配间隙容易控制,转子装配方便,泵占地面积小。但泵中心较高且齿轮拆装不便,润滑机构也相对复杂。
真空泵工作原理是什么?
1、水环式真空泵工作原理
水环式真空泵叶片的叶轮偏心地装在圆柱形泵壳内。泵内注入必需量的水。叶轮旋转时,将水甩至泵壳通过发展变化而成一个水环,环的内表层与叶轮轮毂相切。因为泵壳与叶轮不同心,右半轮毂与水环间的进气空间4逐渐扩大,那么就会通过发展变化而成真空,使气体经进气管进到泵内进气空间。随后气体进到左半部,因为毂环之间容积被逐渐压缩而加高了压强,于是气体经排气空间及排气管被排至泵外。
水环式真空泵泵工作之前,需要向泵内注入一定量的水,此部分水起着传递能量和密封作用。当叶轮在电动机驱动下转动时,水在叶片推动下获得圆周速度,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水向外运动,即水有离开叶轮轮毂流向壳体内表面的趋势,从而就在贴近壳体内表面处形成一个运动着的水环。由于叶轮与壳体是偏心的,水环内表面也与叶轮偏心。由水环内表面、叶片表面、轮毂表面和壳体的两个侧盖表面围成许多互不相通的小腔室。由于水环与叶轮偏心,因此处于不同位置的小腔室的容积是不相同的。小腔室随着叶轮的旋转,它的容积是不断变化的。如果能在小腔室的容积由小变大的过程中,使之与吸入的气体相通,就会不断地吸入气体。当这个腔室的容积由大变小时,使之封闭,这样已经吸入的气体就会随着空间容积的减小而被压缩。气体被压缩到一定程度后,使该空间与排气口相通,即可以排出已经被压缩的气体。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