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安全调试了解更多「北京金华博通」
作者:北京金华博通2022/5/27 6:43:02









数据库审计数据库访问流量采集

流量采集是数据库审计系统的基础,只有做到数据库访问流量的全采集,才能保证数据库审计的可用性和价值,目前主要的流量采集方式主要有两种:

镜像方式:采用旁路部署通过镜像方式获取数据库的所有访问流量。一般适用于传统IT架构,通过镜像方式将所有访问数据库的流量转发到数据库审计系统,来实现数据库访问流量的获取。

探针方式:为了适应“云环境”“虚拟化”及“一体机”数据库审计需求,基于“探针”方式捕获数据库访问流量。适用于复杂的网络环境,在应用端或数据库服务器部署Rmagent组件(产品提供),通过虚拟环境分配的审计管理网口进行数据传输,完成数据库流量采集。




数据库审计系统检测

数据库审计系统的“系统监测能力”,是企业运维部门关注的***,包括数据资产是否存在异常访问、失败访问或异常操作,以及数据访问详情和系统性能等运维管理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审计系统的监测告警能力,及时发现系统风险或异常运行状况,从而进一步规范运维过程、提升运维效率。

1. 审计内容准确:由于应用系统和中间件的复杂性,使得对数据库操作所采用的技术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这就要求审计系统具备针对复杂操作和协议的还原与审计能力,从而确保不丢失审计内容;

2. 规则命中准确:为了能够及时发现风险和异常,要求审计系统具备、灵活的策略规则能力,以及准确的规则触发机制。



数据库审计适用场景

1、数据库口令猜解

口令猜解包括撞库,是大部分数据库首步,如数据库上没有开启登录状态策略,数据库管理员无从知道登陆了数据库时间、状态等信息。

2、敏感数据越权访问

数据库中DBA、SchemaUser、Any特权用户拥有高权限,存在数据泄漏、敏感数据访问、账号密码泄漏等风险。

3、用户操作行为审计

前端应用发起的请求,无法获得单一用户操作的相关记录,记录中所有的数据库账号均为一个,及时记录下来非正常方法操作也无法做到有效追溯。

4、安全事件实时监控

发生违规事件后,缺乏有效、及时告警的方式,导致无法快速发现、***安全事件,造成严重后果。



数据库审计特性

1. 审计无漏审、错审:审计数据库中的各种访问行为,审计到操作人、操作工具、终端。不会因为执行语句过长或者链接太短,导致审计信息不完整或者漏审;

2. 分析、快速检索:能够支撑海量业务访问操作,快速分析检索,提供实时的分析结果,为告警提供支撑,避免出现延迟分析等状况;

3. 准确溯源:一旦发生数据库信息***事件,可以准确***业务数据库的操作人,责任人;

4. 报表简单,产品易用,符合监管要求:产品报表增加业务视角,进行展示,做到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能够理解,同时满足监管需求。



商户名称:北京金华博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