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汽水管壳式换热器厂家服务周到 华辰宝義厂家供应
作者:华辰宝義供热设备2022/4/19 12:39:55







管壳式换热器的日常温度检测:

  温度是换热器运行中主要的操控工艺指标,通过在线仪器检测及检查换热器中各流体的进出口温度的变化,可以分析、判断介质流量的大小及换热情况的好坏和是否存在内漏等。

  要防止温度的急剧变化,因温度剧变会造成换热器内件,特别是管束与管板的膨胀和收缩不一致,导致产生温差应力,从而引起管束与管板脱离或局部变形及裂缝,还会加快腐蚀及产生热疲劳裂纹。用水作为冷却介质的,水的出口温度控制在38℃以下,不宜超过45 ℃。因为水温超过38℃,微生物的繁殖会明显加速,腐蚀成分的分解加快,引起管子腐蚀穿孔。同时已溶于水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镁会受热分解形成沉淀,使换热器结垢越来越严重,影响设备的换热能力。

  通过对温度的检测和记录,可以计算传热系数。传热效率好坏主要表现在传热系数上,传热系数降低,则标志着换热器的效率降低。定期测量换热器两种介质的进出口温度、流量,计算出各时期的传热系数,并用坐标纸作出变化趋势图。它会是一条基本连续逐渐向下、切点斜率较小的平滑曲线。当传热系数低到不能满足工艺要求时,则应通过机械清洗或化学清洗来提高其传热系数,满足和维持工艺运行的需要。  







   重要石化领域大型管壳式换热器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与制造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对我国未来标准规范的制修订提供了范例,同时也推动了我国换热管行业的技术进步。大型管壳式换热器也使我国的科研人员对换热器管束流体诱导振动的发生和预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不过,我国换热器行业总体工艺仍依赖国外工艺商,换热器传热与流动的工艺设计与热交换设备制造脱节,制造商对新产品的开发投入不足,材料工业的配套还成问题,缺少足够的利润刺激产品生命周期的各项服务活动。管壳式换热器中同时受管、壳程温度作用的元件的设计温度可按金属温度确定,也可取 较高侧的设计温度。 管壳式换热器主要元件腐蚀裕量的考虑原则是什么?     管壳式换热器主要元件腐蚀裕量的考虑原则:   a)管板、浮头法兰、球冠形封头和钩圈两面均应考虑腐蚀裕量。   b)平盖、凸形封头、管箱和圆筒的内表面应考虑腐蚀裕量。   c)管板和平盖上开槽时,可把高出隔板槽底面的金属作为腐蚀裕量,但当腐蚀裕量大于槽 深时,还应加上两者的差值。   d)压力容器法兰和管法兰的内直径面上应考虑腐蚀裕量。   e)换热管不考虑腐蚀裕量。   f)拉杆、定距管、折流板和支持板等非受压元件,一般不考虑腐蚀裕量。




换热器选用要点 管壳式换热器1)、根据已知冷、热流体的流量,初、终温度及流体的比热容决定所需的换热面积。初步估计换热面积,一般先假定传热系数,确定换热器构造,再校核传热系数K值。2)、选用换热器时应注意压力等级,使用温度,接口的连接条件。在压力降,安装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管壳式换热器以选用直径小的加长型,有利于提高换热量。3)、换热器的压力降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0.01~0.05MPa之间;4)、流速大小应考虑流体黏度,黏度大的流速应小于0.5~1.0m/s;一般流体管内的流速宜取0.4~1.0m/s;易结垢的流体宜取0.8~1.2m/s。5)、高温水进入换热器前宜设过滤器。6)、热交换站中热交换器的单台处理和配置台数组合结果应满足热交换站的总供热负荷及调节的要求。在满足用户热负荷调节要求的前提下,同一个供热系数中的换热器台数不宜少于2台,不宜多于5台。




设计管壳式换热器的基本原则

  (1)流体流径的选择。指的是在管程和壳程各走哪一种流体,我们以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为例说明: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程;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程,以免管子和壳体同时被腐蚀;易污染的流体宜走管程,以减少泄漏量;压力高的流体宜走管程,以免壳体受压;饱和蒸汽宜走壳程,以便于及时排掉冷凝液;流量小或粘度大的流体宜走壳程,以使传热系数升高;被冷却的流体宜走壳程;若两流体温差较大,宜使对流传热系数大的流体走壳程,以减小温差应力。

  (2)流体流速的选择。大一点的流速对传热系数是有帮助的,能使总传热系数变大,但同时使流动阻力变大,动力消耗增多,所以,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流体流速。

  (3)管子的规格和管间距。目前试行的管壳式换热器系列只采用25×2.5mm及19×2.0mm两种管径规格的换热管,对于易结垢或不洁净的流体,可选择大管径,对于洁净的流体,可选择小管径;管间距小,对传热系数升高有帮助。





商户名称:山东华辰宝義供热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