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本身具有漂亮的天然色调。影响木材颜色的原因很多,其中木材细胞***中的木质素是影响木材颜色的主要原因。在木质素大分子中,含有许多发色基团,如苯环、羰基、乙烯基、松柏基等。此外,木质素分子中还含有羟基、羧基及醚键结合的助色基团。发色基团使木材显现颜色,助色基团使木材的颜色更加鲜明。不同种木材由于具有不同的基团而使木材具有不同的颜色。此外木材的细胞腔、细胞壁内填充的抽提物也是影响木材颜色的原因。交趾黄檀常见主色调为朱红色带有黑色条纹;由于木材产地、树龄、日照等生长条件的不同,即使同种间木材的颜色差异也较大。巴里黄檀颜色较深者与交趾黄檀颜色较深者非常接近;交趾黄檀颜色较浅者与微凹黄檀肉眼观察无甚差别;奥氏黄檀颜色较深者与交趾黄檀非常相似。木材新切面暴露于大气中受到空气氧化,交趾黄檀和微凹黄檀新加工表面随着时间的推移颜色会逐渐加深,奥氏黄檀和巴里黄檀的颜色则变化缓慢。
目前,市场上来自东南亚的红酸枝心材有深有浅,材色一般偏红和偏褐。偏红的多呈红中带褐,带明显黑色条纹,即所说的黑筋、密度重;偏褐的多呈褐中带暗红,常带黑褐或栗褐色细条纹,也就是市场上常说的青筋。
总的来说,偏红带有黑筋的,多生长在向阳地带,油性大;偏褐带有青筋的,多生长在背阴地带,油性小。靠近老挝区域的,一般红底加大黑筋,有大山字头,比较好。时间一长,木色变深,呈深枣红色至紫红色,木质细腻不亚于卢氏黑黄檀,这是红酸枝木的上品。靠***区域的,黑筋小,纹理糙一些。越南区域的相对纹理不呈条形,色彩堆积类似“滴墨”的感觉。材质上差别很大,价格差别也很大。
东南亚***所处纬度跨度较大,经度跨度相对小,而且紧邻,这使得这些产地的红酸枝并不是界线分明和一成不变的。鉴别红酸枝的纹理差异主要是生长环境造成的,同一区域内,气候差异、向阳和背阴等,都会造成纹理和油性的不同。即使是同一棵树,根部和茎部也不一样,比如老挝和***交界的红酸枝,心材颜色就有深有浅。有些心材,刚切开时颜色浅,过一段时间就深了。所以,严格来讲,从纹理辨产地,分材质好坏,也只能把握材质大致产于哪个区域。
红白酸枝主要有两方面的区别:一、材色。红酸枝木材颜色为红偏紫,颜色较深且容易变深,放置时间越久会越深紫色甚至接近黑色,也就是有很深的色素,用酒精沾布擦拭会得紫色,一般称之为老红木,此材有丰富的油质(红酸枝毛细孔里的不是水分,是油质与胶质) 。白酸枝性质与红酸枝多有接近,但色素较淡,也不容易变深,一般称真红木或红木。二、毛细孔。白酸枝的毛细孔较小,红酸枝的毛细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