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润滑油的基础知识。
一,密度与相对密度。
相对密度,是指物质在给定定温度正气密度与标准温度下标准物质的密度之比值对石油液体其标准物质是水。
二,粘。
液体流动时内磨擦力的量度叫粘度,粘度值随温度的升高降低大多数润滑油是根据粘度来分牌号的粘度一般有5种表示方式,即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恩氏粘度雷氏粘度和赛氏粘度。
动力粘度:表示液体在定剪切应力下流动时内磨擦力的量度,其值为加于流动液体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之比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以帕秒(Pas)为单位,习惯用厘泊(Cp)为单位1cp=10-3Pas。
运动粘度: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磨擦力的量度,其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以m2/s为单位习惯用厘斯(cst,1cst=1mm2/s。
润滑油中的添加剂都有哪些
1、清净分散剂
清净分散剂是一种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它能吸附油中的固体颗粒污染物,并使污染物悬浮于油的表面,分散剂则能将低温油泥分散于油中,以确保参加润滑循环的油是清净的。引擎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积碳、结胶、油泥,为消除和防止其产生,就必须要靠清净分散剂来清除。
2、剂
防止油品老化的重要添加剂,能有效提高油品的使用寿命。引擎工作时摩擦部位温度升高,机油在这种情况下特别容易与空气造成氧化反应。另外,设备中的各种金属材质均会起催化作用加速油品的氧化变质,Z终使机油粘度增加,增加机油泵及引擎的负荷,因此保持机油的氧化稳定性非常重要,便会在油品中加入剂。
3、防锈剂
防锈剂是一种极性很强的化合物,其极性基团对金属表面有很强的吸附力,利用分子间的极性吸附于金属表面,阻止腐蚀介质与金属接触,起到防锈作用。
工业润滑油的黏度分类
1、动力黏度。工业上一般动力黏度单元用泊来表明。
2、运动黏度。在温度t℃时,运动黏度用象征γ表明,在国际单元制中,运动黏度单元为斯,即每秒平方米(m2/s),实际测定中常用厘斯,(cst)表明厘斯的单元为每秒平方毫米。另外,运动黏度还可广泛用于测定喷气燃料油、柴油、润滑油等液体火油产品深色火油产品、应用后的润滑油、等的黏度。
3、条件黏度。指选用不同的特定黏度计所测得的以条件单元表明的黏度
恩氏黏度又名思格勒(Engler)黏度。是必然量的试样,在规则温度(如:50℃、80℃、100℃)下,从恩氏黏度计流出200毫升试样所需的光阴与蒸馏水在20℃流出相像体积所需求的光阴(秒)之比。温度to时,恩氏黏度用象征Et表明,恩氏黏度的单元为条件度。
发动机(机油)同为润滑油
发动机(机油) 同为润滑油,发动机润滑油(简称机油)的润滑条件是苛刻的。
首先,发动机是一切动力的源泉,摩擦面上承受的负荷很大。 其次,摩擦面的温度高,润滑油粘度易下降,难形成油膜。 然后,高温高压的燃烧气体会通过间隙泄漏到曲轴箱,污染润滑油,加快氧化。 还有,工作温度差大,零件会热膨胀和热变形,油膜难以在变化的间隙内附着。 后,发动机有很多运动部件,一种润滑油要搞定所有的润滑条件。 所以,万万不可忽视机油的定期更换,依油质和环境的不同,更换周期一般为5000~15000km,依照车辆说明书即可(记住,说明书比4S店的说法更)。记得机油滤清器要一并更换哦!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