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培养基的体积对抑菌圈的抑菌圈测定仪
(1)接种液准备:按照标准规定,用PBS缓冲液稀释***悬液至1×106cfu/mL~5×106cfu/mL。
(2)培养基准备:分别用移液制备10 mL、15mL、20 mL、25 mL四个不同体积的培养基各6个(3个用于ATCC6538金***,另3个用于8099大肠)。
(3)试样接种:用无菌棉拭子蘸取接种菌液,在平皿的培养基表面均匀涂抹3次,每涂抹1次,平皿转动60°,后将棉拭子绕平皿边缘涂抹一周,盖上盖子,置室温干燥5 min。
(4)贴试样:将试样平贴在培养基上,用无菌镊子轻压试样,使其紧贴培养基表面。每个培养基贴一块试样于中间位置。
(5)培养:倒置平皿,放入生化培养箱中37℃培养16h~18 h。
(6)测量:测出每个平皿中的抑菌圈外沿总宽度及试样总宽度,进而算出抑菌圈宽度,求出平均值。
从试验结果可看出,不同体积的培养基对抑菌圈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培养基体积为10 mL和15 mL时,抑菌圈相差不大,但当培养基增加到20 mL时,抑菌圈骤降,下降率超过20%。总体来说,随着培养基体积的增加,厚度也,但抑菌圈却反而变小。原因可能是体积增大,越多的剂渗透到了培养基底层,从而影响了表面的抑菌圈大小。
抑菌圈测定仪方法
管碟法:在含菌培养基平面上放置一定大小的不锈钢圈,在其中滴加药液,通过药剂水平扩散形成大小不同的抑菌圈来比较药剂毒力。目前上将此法定为的标准方法。此外还用于素类药剂的筛选、定性定量分析和在动植物体内残留量的测定方面。
滴下法:利用、毛细管等器具,将药液直接滴加在含菌培养基平面上,培养一定时间后,根据抑菌圈大小不同来比较药剂毒力的方法
抑菌圈测量仪操作规程
1 开主机电源,打开分析仪电源(电源灯,手动/自动灯应亮)
2 仪器自检完毕,在C:>状态输入ZW96回车,按'ESC'出现框图,回车.
3 先用'→'移至'报告'项下,回车,用'↓'移至'实验登记'项下,回车,输入所需信息.
4 用'→'移至'自动'项下,放入碟子,回车,输入所需的信息(注:碟子的放置,SL必须放在高位,且顺序为顺时针方向依次为:SL→TL→SH→TH),回车,按主机的提示进行操作,操作完毕,回车,出现测量结果,按主机的提示进行操作(注意:打印结果时,一定要选用不带表格打印).如果测量时抑菌圈不清淅,调节'对比度'和'亮度'按'ESC',如合适,按回车,否则,重复上述操作.
5 操作完毕,取出碟子,关机:先用'←'移至'文件'用'↓'移至'退出ALT',回车,关主机电源→关分析仪电源→关电源插座.
6.在使用记录本上登记使用的情况.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