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系统对应用环境的需求
会议设备--视频会议系统传送的是多媒体数据,与普通数据不同,由于声音和动态图像的源信号的数据量较大,无法直接在一般条件的数字线路上传输。同时,基于对实际使用效果的要求,用户还要求传送的声音、图像信号连续平滑,其它辅助功能使用简捷。因此,要达到这样的效果,系统在声音/图像压缩、通讯线路条件、视频会议系统现行的标准: 国际电信联盟ITU对于视音频通讯及其兼容性的技术进行了规范,在这些基本的协议中,同时对语音、视频的编码格式,用户控制模式等要件进行了相关的规定。ITU-T制定的适用于视频会议的标准有: H.320协议(用于ISDN上的群视频会议)、H.323协议(用于局域网上的桌面视频会议)、H.324(用于电话网上的视频会议)和H.310(用于ATM和B-ISDN网络上的视频会议)。其中H.323协议成为目前应用很广通用的协议标准。
视频会议的发展及标准
(一)ITU-T(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部门)制定的适用于视频会议的标准有:
1、H.320协议(用于ISDN上的群视会议):1990年提出并通过,是一套标准协议。H.320获得通过,使其成为广泛接受的关于ISDN会议电视的标准。
2、H.323协议(实现于IP网络的视频会议):1997年3月提出的H.323,为现有的分组网络PBN(如IP网络)提供多媒体通信标准,是目前应用广泛的协议。
基于硬件的视频会议系统,基本上都是采用这个技术标准,这保证了所有厂商生产的终端和MCU都可以互联互通。各厂商设备相当部分都兼容两个标准,而新设备则采用H.323标准。
(二) MPEG-4 标准:
MPEG是运动图像组(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的英文缩写。这个组是由ISO(国际的标准化***)与IEC于1988年联合成立的,致力于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编码的标准化工作。
和其它标准相比,MPEG-4的压缩比更高,节省存储空间,图像质量更好,特别适合在低 带宽 等条件下传输视频,并能保持图像的质量。
基于软件的视频会议系统,基本上都是采用这一技术标准。
(三)H.264标准:
它结合了H.323协议中的H.263协议和MPEG-4协议,解决了目前基于软件视频会议MPEG-4标准无法与H.323协议的终端兼容问题,这使之成为目前较好的视频压缩协议。
提到视频会议,你会想到什么?
是微信的视频通话还是像电影一般高清的互动窗口?无论你脑海中出现的是哪一种情况,毋庸置疑的是,视频会议不会是简单的电话会议+摄像头这么简单。
不同于电话会议,视频会议往往意味着更高的要求和更丰富的会议内容。一旦确定视频会议的开会形式,那么就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计划好会议的主题、内容和流程,同时,也要选好一个合适的视频会议软件。
一般来说,在选择视频会议软件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视频会议的需求。
首先,视频会议因为承载的信息量大,有画面有声音,所以对会议软件的画质和音频条件都要求都比较高。如果在视频会议中,出现画面不清晰或者声音总是断断续续的情况,就会非常影响参会人的会议体验,因为听不清或者看不清只能通过多次重复来完整表达自己的意见,整个会议的进程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好在现在市面上大部分的视频会议软件,都在音质与画面方面做的不错,基本的要求都达到了,不同之处就是在细节的处理上有所差异。就拿腾讯会议来说吧,除了1080P的高清画质,腾讯会议还采用了专门的编码技术,提升了共享屏幕的压缩效率,有效解决颜色失真、文字模糊等问题,提升参会人员的观感质量,让远程演示交流媲美面对面沟通。在音频方面,基于腾讯天籁音频技术,腾讯会议能更智能地识别人声、音乐声,在视频会议中呈现出更细腻丰富的声音细节,让我们在长时间的通话中,也能听得更清楚、更舒适。
视频会议比面对面沟通更具价值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多重压力对企业运转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会议作为企业经营决策、事务传达与部署的主要方式,是企业正常运转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过往,企业会议受制于技术,日常运营均采用传统会议模式。会议室场地、视频设备、白板等各项必要的硬件成本投入,会前通知、会中记录、会后整理等持续性人力成本投入以及跨区域所带来的高昂差旅、通讯协作成本,都在无形中加重企业经营负担。在传统会议模式中,过高的沟通成本并没有带来效率的提升,日积月累的低效沟通逐渐导致企业信息沟通孤岛的形成。
时***展带来的一系列技术革新,开启了移动多媒体数据通信新阶段。这意味着企业通信不再受时空、终端制约,云端视频会议得以崛起。云端视频会议以其独有的便捷可移动、低成本等特点化解沟通痛点,逐渐取代传统会议模式的地位,成为企业实现运转的关键手段,视信云会议由此而来。视信云会议将移动协作系统、多方云视频交互系统、在线会议系统三者进行无缝融合,为企业提供多方位沟通与协作解决方案。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