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化学镍是用***剂把溶液中的镍离子***堆积在具有催化活性的表面上。化学镍可以选用多种***剂,现在工业上使用广泛的是以次磷酸钠为***剂的化学镍工艺,其反应机理,广泛被承受的是“氢化物理论”和“原子氢理论”。
1、氢化物理论
氢化物理论认为,次磷酸钠分解不是放出原子态氢,而是放出***才能更强的氢化物离子(氢的负离子H-),镍离子被氢的负离子所***。在酸性镀液中,H2PO2-在催化表面上与水反应,在碱性镀液中,则为镍离子被氢负离子所***,即氢负离子H-一同可与H20或H+反应放出氢气:一同有磷***析出。
2、原子氢理论
原子氢理论认为,溶液中的Ni2+靠***剂次磷酸钠(NaH2P02)放出的原子态活性氢***为金属镍,而不是H2PO2-与Ni2+直接作用。
先是在加热条件下,次磷酸钠在催化表面上水解释放出原子氢,或由H 2PO2-催化脱氢发生原子氢,即然后,吸附在活性金属表面上的H原子***Ni2+为金属Ni堆积于镀件表面.一同次磷酸根被原子氢***出磷,或发作自身氧化***反应堆积出磷,H2的析出既可以是由H2POf水解发生,也可以是由原子态的氢结合而成。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动态化学镍电镀的镀层起皮脱落化学镍电镀此类故障主要有两种可能原因,一是镀层与基体附着力不佳,二是镀镍层脆性大,延展性小。
若热处理不当产生难以清除的污垢或镀前处理不,污垢夹杂在基体与镀层之间,使镀层与基体结合力很差,后续装配加工时,易起皮脱落。
当光亮剂配比不当或质量差、pH值太高、阴极电流密度太大及镀液温度过低时,都会造成氢离子在阴极还原后,便以原子氢的状态渗入基体金属及镀层中,使基体金属及镀层的韧性下降而产生"氢脆"现象。另外,当镀镍液中的金属杂质及分解产物过多时,也会使镀层产生"氢脆"现象。
化学镀镍工艺的反应机理是用还原剂把溶液中的镍离子还原沉积在具有催化活性的表面上。为提升化学镍电镀液的稳定性,化学镀镍工艺进行了升级,即向原来只是镍盐和次亚磷酸钠的混合镀液中添加合适的络合剂、稳定剂、促进剂、缓冲剂等,形成稳定很高的混合溶液。
随着化学镀工艺的成熟发展,化学镀镍废液的处理的难度也增大,尤其是镍离子的去除,导致化学镀镍废液难处理的主要成分及作用如下:
镍盐:提供Ni2 ,一般用NiSO4·6H2O。镀液中Ni2 的浓度为5-7g/L。
还原剂:常用的还原剂有次亚磷酸盐。采用其作还原剂获得Ni-P合金镀层。
络合剂:络合剂能与镀液中的镍离子形成络合镍,控制可供反应的游离镍浓度,***亚磷酸镍的沉淀。
对于络合镍,湛清研发出新的水处理药剂—除镍剂,此类除镍剂无需经过破络等复杂环节,可与化学镀镍废液中的络合镍直接发生螯合反应,产生沉淀,去除率达98%以上,将废水中的总镍含量处理至0.1mg/L以下,稳定达标排放。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