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入库,必须符合中等以上新粮和安全水分。拒符合质量标准的粮食入库。入库检斤必须由仓位保管员、检斤员共同过磅,由双方签字确认。设立分仓保管帐,粮食出入库时,保管员每天记录出入库数量。当天在保管帐上核减,每月与检斤员核对一次检斤数量,做到日清月结、帐实相符、数量真实。仓位粮食出库后,保管员须向主任出具书面报告,列项说明该货位在水分、杂质、自然损耗等方面的具体损失数量,分析原因,损失损耗不超过规定标准。
靠近墙壁的结露由于潮湿气候影响,这种现象多半发生夏秋季节。原因是粮食一般是冬季低温人仓,春季4月份低温密闭,到夏季粮温上升,遇到外界降温时,在墙壁内侧产生较大温差而结露,如发现不及时,极易造成发热霉变。热粮结露粮食的结露与处理刚烘晒或新加工出机的热粮,未经充分冷却就直接入仓,接触冷的地坪、墙壁和立柱,形成较大温差,引起结露。
牙咬用牙咬法主要是确定粮食含水量。用牙咬粮粒,感觉费劲、声音清脆、断面光滑,则水分含量低。如牙咬感到湿软、发润,粮粒成片状的为含水量大。有些为软质的,牙咬断面有面者为干,湿润者为湿。如大豆:用手指捏住豆粒一半,用门牙咬时有响声并掉皮者为干。牙咬时应考虑到不同粮种、品种,甚至产地、土质特点对粮食品质的影响,不能一律对待,硬质粮粒以清脆声为干,软质粮粒以清脆而有面为干。
手摸用手摸粮食,根据粮粒的软硬、滑涩、干湿度等来判断粮食水分大小和杂质多少。如手容易插入粮堆或装粮工具中,感到光滑松散,夏天时感到粮堆内有凉气,抓时顶手,粮粒容易从指缝中流落则为干。反之,插入时感到粗糙发涩,阻力大,插入困难等,这些都表明粮食水分较大。如发涩的小麦水分一般都超过了15%。发涩的稻谷水分在17%左右。
二是外界温度影响时,粮堆内部出现严重的粮温分层现象。三是部分高温粮或低温粮混入粮堆。由于上述原因所致粮堆内存在温差,在空气对流和温热扩散的作用下,易使低温部位湿度增大,产生结露。处理:时刻观注粮堆整体粮温的变化,必要时进行通风处理,或者熏蒸处理虫害和微生物,消除粮堆温度梯度过大。粮堆底部结露热粮入仓(烘、晒的粮油,或白天接受的夏粮等,粮温很高,未经冷却直接入仓)遇到冷的地坪,墙壁,柱石等,因温差过大而引起结露。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