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并实现公允反映发表实际意见的书面文件,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已审计的财务报表附于审计报告之后,以便于财务报表使用者正确理解和使用审计报告,并防止被审计单位替换、更改已审计的财务报表。
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由审计证据得出的结论,清楚表达对财务报表的意见。注册会计师一旦在审计报告上签名并盖章,就表明对其出具的审计报告负责。
(一)账项基础审计账项基础审计是审计技术发展的阶段,它是指顺着或逆着会计报表的生成过程,通过对会计账簿和凭证进行详细审阅,对会计账表之间的勾稽关系进行逐一核实,来检查是否存在会计舞弊行为或技术性措施。在进行财务报表审计,特别是专门的舞弊审计时,采用这种技术有利于作出可靠的审计结论。(二)系统基础审计系统基础审计是审计技术发展的第二阶段,它建立在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上。即首***行内部控制系统的测试和评价,当评价结果表明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健全且运行有效、值得信赖时,可以在随后对报表项目的实质性测试工作中仅抽取小部分样本进行审查;相反,则需扩大实质性测试的范围。这样能够提高审计的效率,有利于保证抽样审计的质量。
验资风险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的实收资本(股本)及相关的资产、负债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验。验资风险是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潜在的执业风险。 [形成验资风险的主要原因有:主观风险。一方面,验资是获取工商营业执照及达到减免税、、签订合同等目的,取得各项利益的通行证。一些单位为了得到验资报告,往往不择手段,通过预谋的欺诈行为,使注册会计师上当,导致验资工作失误;另一方面,由于注册会计师明知对方有诈,却听之任之,有的甚至为了创收,弄虚作假,而出具失实验资报告。行为风险。1.在具体实施验资业务中,由于工作程序的缺陷,在有关资料函证是否真实未确定,以及其他相关文件的真假签证尚未***的情况下,就予以确认,从而造成验资不实。2.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注册会计师不按规定的程序操作,而发生验资风险,3.为委托验资方,在验资过程中故意制造障碍或不予完全配合而导致验资结果不实。4.委托方在取得验资报告并经注册获得经营资格后,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进行经营,造成第三者利害关系人受到经济损失,从而使注册会计师受到指控。社会风险。社会公众总是期望注册会计师能百无一失地履行好所有的验资业务,保证实收资本(股本)全部到位。由于现代社会经济现象的复杂性,现代造价手段的多样化,使得注册会计师鉴别信息的职能受到相当大的限制。特别是对那些采用实物***和无形资产***方式的企业,由于所有权的验证及计价缺乏统一的标准,注册会计师很难在一定的审计成本内,鉴别出所有的故意造假行为。正因为社会公众对验资结果的过高期望,与注册会计师实际验资能力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以致于在出现验资***时,使注册会计师受到指控。 [1]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