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测微器工作原理螺旋测微器是依据螺旋放大的原理制成的,即螺杆在螺母中旋转一周,螺杆便沿着旋转轴线方向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的距离。因此,沿轴线方向移动的微小距离,就能用圆周上的读数表示出来。
螺旋测微器的正确使用和***:
1、检查零位线是否准确;
2、测量时需把工件被测量面擦干净;
3、工件较大时应放在V型铁或平板上测量;
4、测量前将测量杆和砧座擦干净;
5、拧活动套筒时需用棘轮装置;
6、不要拧松后盖,以免造成零位线改变;
用螺纹测量长度的尝试
人类较早使用螺纹原理进行测量物体的长度是在17世纪得以实现。1638 年,英国约克郡的天文学家W. Gascogine应用螺纹原理测量星星的距离。在之后的1693年,他又发明了一个叫做“卡钳千分尺”的测量尺。
这是一个螺纹轴一端连着旋转手轮,另一端连着可移动量爪的测量系统。测量读数可以通过计数带有读数刻盘的手轮的旋转来获得。读数刻盘的一周被分成10 等分,通过移动量爪来测量距离,实现了人类用螺纹测量长度的尝试。
千分尺的选型
千分尺分为数显型,机械型(非数显),防水防油型,通用型,大型,快速测量型,超高精度型等等,在使用前,需要仔细确认类型,测量范围,精度或其他规格。
带有游标千分尺的刻度读取
带有游标时(分度值0.001mm):
带游标的千分尺是指在套管基线的上面带有游标刻度。
注意:当指引线在两个刻度之间的位置时(如图位置,21和22),读取为0.21毫米。
当游标尺刻度与其中一个微刻度对齐时(如图位置),读取为0.003毫米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