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赋予建筑、桥梁、船舶甚至我们使用的电脑、手机等以丰富的色彩,而这些色彩的呈现则完全得益于着色剂。时至今日,涂料用着色剂也从直接使用颜料逐步发展到通用色浆。随着各类功能化涂料飞速发展,涂料色浆的化、功能化也必将成为色浆发展的新问题。如建筑内外墙乳胶漆、水性木器漆、水性玩具漆、水性塑胶漆、水性烘漆、透明漆、水性工业漆及无机涂料、防火涂料、导电涂料等新型涂料。涂料颜色的多样化是必然趋势,因此,就要求色浆体系通用化、性能通用化、环境友好通用化。
从性能的角度来说,色浆的选择需要使用高耐受环境的颜料品种,以满足外墙调色要求。对于有机颜料而言,由于晶型结构的特殊性以及颜料粒径较无机颜料小,具有颜色鲜艳、饱和度高、着色力强的优点。但颜料并不是研磨得越细越好。颜料粒径越小,其比表面积越大,吸收的光能就越多,因而单位着色力越强。但是,不利的方法也随之而来。粒径小,水汽、氧气等物质对颜料的***作用也会越大,反而会导致颜料的耐候性变差。这也是某些有机颜料品种原始粒径较大、耐候性较好的原因之一。?
因此,乳胶漆外用色浆并不是颜料越细越好。同样颜料指数的色浆,尽管有的细度小,着色力高,但其耐候性却得不到起码的保证。尤其对于调色系统色浆,其细度更应控制在适当范围内。适当的细度,即达到佳有效着色粒子数,有助于相对地提高色浆耐候性。
光泽度 色浆的颗粒状态粒径大小不仅影响到着色强度、透明度、色光、耐气候牢度、耐溶剂性能,而且也对着色涂层膜的光泽度有一定的影响,当然也与应用介质的成膜光泽度有重要的关系。当色浆粒子呈球状,且粒径在0.01~1μm范围,将可形成更为光滑的表面涂膜,并且和色浆粒子的形状有关,尤其是针状或棒状的粒子的长/宽比值大小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