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差ΔE
色浆的稳定和颜色重现性主要问题体现在着色力和色差两个重要方面。色浆的色差包括对于同一色浆在不同企业生产批次学生之间的色差和同一批次不同文化包装设计之间的色差。色差的大小用ΔE表示,包括各种颜***相、明暗度、饱和度。其计算模型公式可以如下:
ΔE=(Δa2+Δb2+ΔL2)
1/2色浆的色差影响着自己调色的准确性和调色以及配方的稳定性。
色浆的耐光性、耐候性
色浆的耐光性和耐候性通过室外***(如美国佛罗里达,中国吐鲁番等地)进行测试,但实际室外***时间过长,现在一般的色浆性能测试大多是通过仪器设备模拟测试。 耐光性测试:暴露在氙气灯下,用蓝色羊毛计,在1-8级,8级,1级差。 耐候性测试:ATLAS老化装置,定期暴露于氙灯和喷水,500小时,色差由ISO灰度1-5,5级,1级差。 外墙彩贴需耐光性在7以上,耐候性在4个条件以上同时进行。
色浆的颜料进行含量,颜料以及含量仅做参考,不能自己作为教师评定色浆性能的指标。色浆的着色力与颜料成分含量影响并不是成简单的正比相关关系。相同的颜料元素含量,其细度不同可以着色力也有存在很大发展差异。为保证色浆着色力的稳定,色浆颜料含量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变化值,色浆资料上提供的数值是一个具有典型的参考值。
色浆的细度,细度是反映色浆的着色力分散管理效果和储存系统稳定性的一个可以直观分析指标。一般企业对于我们同一颜料色浆来说,粒径越小,比表面积增大,因而遮盖自己能力发展也就不断增大了,着色力也越高;细度越小,光泽就越高,分散学习效果和储存以及稳定性就越好。
第三:在整个调色过程中必须掌握“由浅入深”的原则。从减色法的原理可以看出,若样品与标准板比较,过红可以采用减色法或加青,过绿可以采用减绿或加紫,过兰可以采用减兰或加黄的方法调整,反之亦然,因为黄、青、紫和兰、红、绿互为补色,但是颜料的这种混合将导致明度下降,可以用黑、白来调节混色的明度。
人工调色的三原色调色理论
原色:即红、黄、蓝。
我们所看到的颜色是由于物体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后对人眼产生的感觉。
间色:两种基本色以不同的比例相混而成的一种颜色称为间色。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