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肥对作物的生长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增强植物光合作用,提高叶绿素含量,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硅肥都有哪些特点。
硅是植物体组成的重要营养元素,被国际土壤界列为继氮磷钾之后的第四大元素,能增强光合作用和提高叶绿素含量,让作物茎叶挺直、减少遮阴,有利于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提供给作物生长所需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从而促进作物的生长和果实膨大。
硅肥都对作物有啥样的帮助?
当前,硅肥越来越多的被农民朋友认可,当硅元素进入到作物植株体内对控制蒸腾是非常有利的,致使作物叶片在强光以及干旱条件下不至于出现过度的萎蔫现象,进而加强光合作用效率;与此用时,硅还能够促使作物表层的硅质化,提高农作物茎秆的机械强度,提高抗倒状能管理以及抗病害能力。土壤中的硅的平均含量为百分之三十二,但是可溶性的有效硅是比较低,比较困难被农作物吸收利用,土壤越酸、质地就会越砂,有效硅含量也随之将低。某些农作物对硅具有很大的吸收量,例如水稻对硅的吸收量大约是吸收氮磷钾量总和的两倍,在缺少硅元素的稻田中施用硅肥通常可以提高百分之十左右。
硅肥主要用于水稻,有时也用于甘蔗、竹等。施入土壤后能为植物提供硅养分,提高土壤中有效硅的供应水平。属碱性物质,兼有提高土壤PH值的作用。多用作基肥。田间施用的硅肥主要是含硅酸盐的工业废渣。施用硅肥的效果与土壤中硅的含量和形态有关。土壤中二氧化硅的含量虽然占土壤重量的20~80%,但绝大部分呈结晶态,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土壤中的有效硅,即能溶于PH值为4的醋酸缓冲液的硅,其含量因土壤的成土母质类型而异。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