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工厂空间规划***办公空间,除了重新改造室内结构外,还有更便捷的方式,通过使用模块化结构实现。位于大田大德工业园的集装箱办公室及研究室,集装箱的放置反映了空间的功能性和移动效率。
项目采用轻钢结构(集装箱),建筑面积193.00㎡,通过工厂内安装来实现办公室建设。模块保留原始集装箱外观,具有简单工业设计概念,色彩设计反映企业形象。
集装箱外墙饰面经过防锈处理,覆盖彩色油漆,屋顶平台铺设天然的木甲板。箱身窗户材料是THK16固定钢化玻璃,二层出入口也是钢化门。
办公室内部饰面材料是在两层结构胶合板上进行的,地板装饰瓷砖,墙面和天花均进行防锈处理,白色涂料打造整洁的内饰面。配备空调和LED照明设备。
一层空间由三个集装箱组合而成,打造了宽敞的使用空间;二层空间仅由一个集装箱改造而成,装饰和配套与一层一样,箱身的窗户连通室内外景象。
7平台集装箱
平台集装箱(platform container)形状类似铁路平板车,是具有高承载能力的底板而且没有上部结构的集装箱。适宜装超重超长货物,长度可达6米以上,宽4米以上,高4.5米左右,重量可达40公吨。且两台平台集装箱可以联结起来,装80公吨的货,用这种箱子装运汽车极为方便。
8通风集装箱
通风集装箱(ventilated container)箱壁设有4-6个通风孔,内壁涂塑料层,适宜装新鲜蔬菜和水果等怕热怕闷的货物。
9保温集装箱
保温集装箱(insulated container)箱内有隔热层,箱顶又有能调节角度的进出风口,可利用外界空气和风向来调节箱内温度,紧闭时能在一定时间内不受外界气温影响。适宜装运对温湿度敏感的货物。
集装箱建筑设计要求有哪些?随着“绿色生态”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各行各业都开始着手探索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自1801年集装箱的设想被提出,到1956年海上集装箱运输开始,其后的时间里集装箱运输展现了极大的优势。集装箱的标准化为集装箱建筑奠定了基础,集装箱与建筑学的结合便有了“集装箱建筑”。
集装箱用于建筑设计的模块化工具,本身具有低碳、低成本、建造时间短、可拆装运输等特性,同时又受到空间、材料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在进行集装箱建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集装箱模块工具的优势和不足,的发挥其结构优势。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