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使用了几个世纪,给人类带来生活便利的火柴,我们知道火柴药头和火柴盒侧磷面的化学成分都是什么吗?它们是怎么点火的吗?火柴有早期的摩擦火柴(又称硫化磷火柴)与后来的安全火柴之分,发火原理也略不相同,当然都是利用摩擦生热原理。就拿按时期分类来说,简单的分类,一般把清末至解放前的火花称为早期火花,把50年代至70年代的火花分为中期火花(其中时期的火花特色浓郁,一般单独列为火花),80年代及以后的称为近代火花。摩擦火柴药头主要成分是和,这种火柴不需要专门的磷面,只要在粗糙表面一划,摩擦产生的热量就足以使这两种物质起化学反应而发火。
火柴盒的材料也是多样,金、银、铜、铁、锡、铝、木、瓷、珐琅、景泰蓝等,与能工巧匠的超凡构思结合起来,就出现很多的超乎想象的艺术品了,花卉百鸟、吉祥动物、龙凤呈祥等图案,无不成其选用的题材,至于纸质商标的丰富与讲究,亦是五彩斑斓的。二是自来,把较粗的铅丝做个U型,一头装子,壳里装上锡,留个小坑,另一头装枚洋灯,把自来火头剥下装在锡坑里,再用洋钉顶住,偷偷地到人家背后,在石头上一敲,“嘣吧”,把人吓得一大跳,真“学唐家相”。就当时***的火柴制造业来看,一八七九年佛山巧明厂创建以后,长春广仁津火柴厂以及吉林、重庆等地的火柴厂纷纷建立。到了一九〇三年,***火柴厂已有十八家左右,又过十年,迅速增至七十余家,但多数为外资行办经营。不过明显的情况是,国内进口火柴的数量是大幅度下降了,洋货,使用国货的氛围在各地大大增强。
小时候,没游戏玩,就拿自来火头玩。烧饭,早上烧好,镬灶窟里把火用“造物”闷起来,到中午再放进柴火,用“火滚”把火吹起来点燃柴火。一是把自来火头那点黑的或红的剥下来,包在锡里,用铁锤一敲,“呯”,好响的一声,找刺激。二是自来,把较粗的铅丝做个U型,一头装子,壳里装上锡,留个小坑,另一头装枚洋灯,把自来火头剥下装在锡坑里,再用洋钉顶住,偷偷地到人家背后,在石头上一敲,“嘣吧”,把人吓得一大跳,真“学唐家相”。
生活在清末的天津普通市民,根本买不起洋火,有存心想摆阔气的时髦公子哥儿们,在闹市街头,当着众人“唰”地一下擦着一根火柴,表示阔绰,好让周围的人把他们的这一行动视为豪举。而整串流程中的工序便是把火柴梗夹起来,使火柴头可以成批量的蘸油、蘸药,否则一根根操办岂不要急死人。天津开埠以后,英、德、美、日等国纷纷抢占我国火柴市场,据当时统计,仅天津每年因进口火柴而外流的白银就高达130多万两。为了不依赖进口火柴,也为了摆脱被西方***用火柴赚取我国大量的不利局面,国人开始创办火柴厂,***生产火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