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子多福”“永结同心”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前文说过,清末及民国初期,中国的火柴大量依靠进口。外国出口商或者中国进口商为了利于火柴销售,往往设计中国人喜闻乐见的商标,如果只看图案你根本不知道这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
国产火柴除了上述商标外,往往还在火柴贴画上写上“请用国货”“挽回利权”、“中国人应用中国货”等字样,尤其是在外货期间(比如***运动期间、九一八事变期间)。
上药时机器先夹住木梗一端蘸上蜡油以助燃烧,然后再蘸上早已调配得当的,用轧板轧过之后使每一根火柴头都大小均匀。调药也有的调药机,各种化学原料经粉碎后,先碾成粉末然后加水、胶混合成均匀的半固状物,这样才能方便火柴梗的黏附。整个流程完成之后还需干燥,否则带着湿气的火柴头是起不了火的。在1881年生产蒸汽机车,1894年建成铁路大桥,1888年修建海底电缆,1905年出现轧油联合设备。日本当时用自然干燥法节省能源,但有利便有弊,整个干燥时间大大拉长,在阴雨天甚至天气寒冷的日子里都有不少麻烦。
元末陶宗仪在《辍耕录》中写到,“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镕磺涂木片顶分许,名曰发烛,又曰焠儿。盖以发火及代烛也。”都应该算作是火柴的雏形。利用了低温,易氧化放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硫磺燃烧放热等原理。不过,北宋高承在《事物纪原·法烛》条中记载:“汉淮南王招致方术之士,延八公等撰《鸿宝万毕方》,法烛是其一也,余非民所急,故不行于世,然则法烛之起,自刘安始也。
在那个年代,糊火柴盒成为很多居民贴补家用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 糊1000个火柴盒可以领到三毛三分钱,一个人一个月工余时间能糊3万个左右。为了这10元钱,先领回来配件:边条、底板、纸、菱粉、明矾等(那时火柴盒的主要材料是薄木条和纸,后材料革新改为纸版压型成盒),糊好后送去验收,再领回来,期间要晒干,是阴干,太阳大了会翘会歪,下雨天会变霉作废,浆糊也要调的到位,太稀了不行,太干了也不行,别看小小火柴盒,要做成成品非常繁琐。学堂老师指导学生团队遵从市场需求,进行新工艺的创新与研发,后又到实习工场进行试生产,保证工艺与质量,***后更是与社会乡绅合作孵化,吸引***,批量生产,这就是一百多年前的“创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