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处理后再利用
对于多数市民来说,污水处理早已不再陌生。污水处理虽然能洁净水质,但仍会留下副产品——淤泥。对淤泥进行深层次处理,正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后一道程序。
目前有“板房压滤”让一滩稀泥成为一块泥饼,和“生石灰干化”灭菌消毒把淤泥变作粉末两种方式
虽然两种淤泥处理工艺有所不同,但两者都将达到一个共同效果:将原本含水量大于80%的淤泥脱水干化,***后产出含水量小于60%的淤泥,并且通过灭菌消毒,达到减少环境污染的作用,同时实现后期资源开发综合利用。
“处理后的淤泥可以用作砖厂的主要原料,可在修筑公路时作为路基进行填充,还可以用于治理石漠化。同时,经过相关部门的检测,从污水分离出的沉淀物含有很多有机物,可作有机肥进行二次利用。
略显遗憾的是,虽然淤泥干化处理综合再利用的前景可观,但目前污水处理厂的淤泥处理仅停留在摸索开发阶段,其处理后的大部分淤泥都直接运往垃圾处理厂附近的淤泥填埋场进行填埋。“期待淤泥变废为宝,发挥‘余热’!”
热处理修复技术是指通过直接或间接热交换,将污染介质及其所含的有机污染物加热到足够的温度(150~540℃),使有机污染物从污染介质挥发或分离的过程,按温度可分成低温热处理技术(土壤温度为150~315℃)和高温热处理技术(土壤温度为315~540℃)。热处理修复技术适用于处理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高沸点氯代化合物,不适用于处理土壤***、腐蚀性有机物、活性氧化剂和还原剂等。玻璃化修复技术是对土壤及其污染物进行1600~2000℃的高温处理,使有机物和一部分无机化合物,如、磷酸盐和碳酸盐等以挥发或热解的形式从土壤中去除的过程。许多因素对这一技术的应用效果产生影响,包括:埋设的导体通路(管状、堆状):砾石含量超过20%;土壤加热引起的污染物向清洁土壤的迁移;物质的积累;土壤或污泥中可燃有机物的质量比例;固化的物质对今后土地利用与开发的影响等。
3、从异位向原位的土壤修复技术发展
将污染土壤挖掘、转运、堆放、净化、再利用是一种经常采用的离场异位修复过程。这种异位修复不仅处理成本高,而且很难治理深层土壤及地下水均受污染的场地,不能修复建筑物下面的污染土壤或紧靠重要建筑物的污染场地。因而,发展多种原位修复技术以满足不同污染场地修复的需求就成为近年来的一种趋势。例如,原位蒸气浸提技术、原位固定一稳定化技术、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原位纳米零价铁还原技术等。另一趋势是发展基于监测的发挥土壤综合生态功能的原位自然修复。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