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技术原理
超声探头的核心是其塑料外套或者金属外套中的一块压电晶片。构成晶片的材料可以有许多种。晶片的大小,如直径和厚度也各不相同,因此每个探头的性能是不同的,我们使用前必须预先了解它的性能。超声波传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
(1)工作频率。工作频率就是压电晶片的共振频率。当加到它两端的交流电压的频率和晶片的共振频率相等时,输出的能量大,灵敏度也高。
(2)工作温度。由于压电材料的居里点一般比较高,特别时诊断用超声波探头使用功率较小,所以工作温度比较低,可以长时间地工作而不产生失效。超声探头的温度比较高,需要单独的制冷设备。
(3)灵敏度。主要取决于制造晶片本身。机电耦合系数大,灵敏度高;反之,灵敏度低。
生活中常见的传感器应用有以下几种:
1、自动门,利用***的红外微波来开关门;
2、烟雾报警器,利用烟敏电阻来测量烟雾浓度,从而达到报警目的;
3、手机,数码相机的照相机,利用光学传感器来捕获图象;
4、电子称,利用力学传感器(导体应变片技术)来测量物体对应变片的压力,从而达到测量重量目的;
5、水位报警,温度报警,湿度报警,光学报警等。
为获取数据,在2013年,就有***提出“万亿传感器革命”的口号,旨在推动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中每年使用1万亿个传感器,预计在2030年后将100万亿传感器嵌入到各种场所,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身边将到处布满传感器,再把大量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与开放数据等组合,依托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大数据分析,就会产生价值更高的数据。接收传感器接收到发射的超声波信号后,促使压电晶片变形而产生电信号,通过放大器放大电信号。
多年以来,传感器市场规模也是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随着物联网的兴起,传感器产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以及随着从事传感器技术研发的机构和投入不断增多,传感器技术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传感器工作原理介绍
在当前的空气净化领域,空气质量传感器几乎已经成为净化设备的标配附件,其作用是对空气中的PM2.5等颗粒物浓度进行监测,工作原理如下:
在传感器内部设有恒定光源(如红外发光二极管),空气通过光线时,其中的颗粒物会对其进行散射,造成光强的衰减。其相对衰减率与颗粒物的浓度成一定比例。
在与光源对角的另一侧设有光线探ce器(如光电晶体管),它能够探测到被颗粒物反射的光线,并根据反射光强度输出PWM信号(脉宽调制信号),从而判断颗粒物的浓度。对于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如PM10和PM2.5),其能够输出多个不同的信号加以区分。业内***表示,没有传感器,智能工业、物联网将会是无稽之谈,智能制造等实体经济也是泡沫般存在。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