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60年代,主要是发展航空发动机用的高温钛合金和机体用的结构钛合金,70年发出一批耐蚀钛合金,80年代以来,耐蚀钛合金和高强钛合金得到进一步发展。耐热钛合金的使用温度已从50年代的400℃提高到90年代的600~650℃。A2(Ti3Al)和r(TiAl)基合金的出现,使钛在发动机的使用部位正由发动机的冷端(风扇和压气机)向发动机的热端(涡轮)方向推进。结构钛合金向高强、高塑、高强高韧、高模量和高损伤容限方向发展。
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退火、固溶和时效处理。退火是为了消除内应力、提高塑性和***稳定性,以获得较好的综合性能。通常α合金和(α+β)合金退火温度选在(α+β)─→β相转变点以下120~200℃;固溶和时效处理是从高温区快冷,以得到马氏体α′相和亚稳定的β相,然后在中温区保温使这些亚稳定相分解,得到α相或化合物等细小弥散的第二相质点,达到使合金强化的目的。
⑵加料习惯上都从动力传入端加入,其实这是不合理的。从弯矩图和扭矩图上着眼,加料应在速比齿轮端。由于传动端的合成弯矩和扭矩均大于速比齿轮端,在传动端首先加入硬的大块胶料,当然更容易损伤设备。⑶当然更不要首先把大块的硬胶料加在辊筒中间断面,此处合成弯矩更大,达2820吨/厘米。⑷加料量要逐渐增加,加料块重不得超过设备使用说明书上的规定,投料顺序由小到大陆续添加。如图省事,大块胶料突然添入辊距,会造成过载冲出,不仅易使安全垫片损坏,而且,一旦安全垫片失灵,就会危及辊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