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云启***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由十年以上的工程师带队组成的内窥镜维修和周边设备维修的团队。工程师经验丰富,受过培训。不仅熟悉各种软镜和硬镜的产品发展历程,同时对内窥镜的结构,配件以及材料都有较深刻的掌握。我公司电子镜维修精细化到CCD和PCB板维修级别。为客户提供高的维修服务。公司在内窥镜维保服务中,不断的自我完善,不断的创新。我们的愿景是,用的工艺,还原内窥镜的原厂价值。
奥林巴斯260内镜系统故障维修4例
2故障二
2.1故障现象
奥林巴斯260内镜系统配合ERBEVIO电工作站做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使用电切模式正常,而使用电凝模式时,监视器出现黑屏。
2.2故障分析与维修
引起干扰故障的因素可分为2类:设备故障干扰和外界***干扰。设备故障干扰是指设备本身故障造成的干扰,即系统内在因素干扰。这类故障主要是由系统中的电源、监视器等造成的。外界***干扰故障是指视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外界干扰信号***视频频谱内引起的图像干扰故障。
首先检查奥林巴斯260内镜系统、ERBEVIO电工作站、吊塔接地及电源接地,经查后发现,接地均良好,这就排除了地电位不平衡引起的干扰。内镜主机与高频电设备分用电源插座,用替换法,逐一替换ERBEVIO电工作站、260图像处理系统、冷光源、监视器及各连接线,排查设备故障原因,寻找干扰源。在此过程中发现RGB视频转接头金属部分相互接触会有黑屏现象,用绝缘胶布裹住,相互绝缘后,试机发现无黑屏现象。
监视器正常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又出现了同样的黑屏现象。重复上述排查方案,为防止RGB转接线有内断,更换一根新的转接线后仍然有黑屏,这说明又出现了新的干扰源,此时没有替换的就是气刀连接线,仔细观察连接线,发现根部近机器输出端外皮破损且内断,轻轻一拉就断了。更换一根新的连接线后,未再出现黑屏现象。
内窥镜成像新技术原理及应用
5.分子影像内窥镜
目前,消化道早期诊断是通过普通内窥镜或通过图像增强观察病变,通过医生的判断为病变***病理定性,对疑似***进行病理活检。然而,由于多数早期症形态特征不明显,易造成漏诊,而在活检过程中,病变***的选择取样位置的准确性,也是造成漏诊的重要原因。分子影像内窥镜新技术的发展,为准确及早诊断早期症提供了可能,主要发展方向为大视野荧光靶向成像与高分辨率显微***成像两大类。
5.1自体荧光成像(autofluorescenceimaging,AFI)
随着分子结构发生改变,自体荧光就会发生特征性改变。基于此原理,病变***与正常***荧光光谱具有特征性差异。
AFI采用两个CCD成像,其中一个用于高分辨率白光内窥镜成像,另一个用于自荧光成像。AFI图像为伪彩色,由三幅图像合成:蓝光激发图像(395~475nm)、反射绿光图像(540~560nm)及反射红光图像(600~620nm)。AFI图像特征为在绿色背景上的紫色,主要用于检测***变,经常与白光内窥镜、NBI技术联合评估Barrett变的可能。
变***中的荧光团结构会发生改变,然而,也同样可以引起类似的自荧光变化。因此,自体荧光技术主要用于对早期变检测,坏死***和黏液干扰自体荧光信号,当炎性反应较重时黏膜明显增厚,大部分激发光不能穿透黏膜层到达胶原含量丰富的黏膜下层,因而荧光较弱,出现类似***的光谱特征,以致假阳性率较高。因此,并不能取代病理活检,当结果与病理结果不符时,应以病理结果为准。
维修案例一:
设备名称:OLYMPUSLF-TP支气管镜
检测故障:角度不够、测漏头大螺丝断裂、橡皮破、插入管咬扁、蛇骨咬扁、光束断一个眼角度不够、测漏头大螺丝断裂、橡皮破、插入管咬扁、蛇骨咬扁、光束断一个眼
维修方案:
维修周期:7个工作日
保修周期:3个月
维修案例二:
设备名称:OLYMPUS纤维支气管镜BF-1T40
故障描述:蛇骨不能动作、蛇骨外皮破损、插入管老化有凹坑、图像有几处黑点。
检测结果:蛇骨内钢丝断裂、、蛇骨外皮工作管破损、像纤有几根断裂。
维修方案:1、更换弯曲橡2、调整、清洗密封光学系统、3、更换工作管、4、更换像纤、5更换蛇骨钢丝。
维修周期:7-10个工作日
保修周期:六个月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