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行政人员讨厌的工作是固定资产盘点。固定资产总数较少的企业盘点起来稍显容易,但是,对于固定资产数量和种类都多如牛毛的企业盘点起来可谓困难重重,不仅盘点流程繁琐,又特别容易出错盘点过程怎么一个愁字了得。而本文为大家推荐一个轻松、简单的资产盘点方案。
1)企业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建议每年1~2次。或者有条件的话每季度盘点一次。这样,经常盘点容易发现问题,及时将信息更新。盘点之前,制定盘点计划,参与部门通常有:行政部门、使用部门和财会部门。计划内容:几个部门一起对固定资产账簿记录的核对,根据盘点结果填写固定资产盘点表,并与账簿记录核对,对账实不符,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提交固定资产盘点报告,写明盘盈、盘亏原因等。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固定资产的账实一致、账账相符。
2)固定资产盘点的方法:
全靠手工EXCEL打钩来盘点显然不能满足大多数企业的需求。以标领固定***系统为例,总结一下固定资产盘点的方法。
a) 将固定资产批量导入到系统中之后,逐一打印出来二维码或RFID标签,贴在对应的固定资产上。此时,可实现固定资产从采购到报废的动态管理。
b) 在盘点时,可根据各种筛选条件创建盘点单。购入日期,使用公司,使用部门,所属公司,资产类别,区域,管理员,资产状态等。然后,分配给某个固定***员。
c) 这里有全员盘点和管理员APP扫码盘点,RFID盘点三种盘点方式可选择:
全员盘点:如果固定资产有使用人,该使用人登录员工端可看到这个盘点单,并且进行扫码盘点。盘点后提交结果。极大提升了盘点效率。
PDA扫码盘点:超级管理员或子管理员登录PDA,直接扫固定资产的二维码(支持多人同时扫码),PC端会汇总盘点结果。
RFID盘点:如果打印了RFID标签,可用手持终端打开易点易动固定***系统,找到该盘点单,择区域后,可直接扣动,可识别6米以内的固定资产。盘点结果提交后,系统可直接生成盘点报告。
固定***系统四大管理亮点
1、与业务系统打通,打造资产体系化平台
打通***与采购管理、财务管理、合同管理等业务系统,形成数据互联互通、体系化的***平台,有效提高业务完整性和有效性。
2、实现全生命周期资产运营管理
资产采购:用户按需发起资产申请,采购部门依据制度执行相应的资产采购流程。利用流程引擎落地***标准,规范企业管理制度。
资产履历:采购入库流程完成后,系统自动生成资产履历表,详细记录资产配置、维保、处置等信息,并且资产所有的异动情况也会在履历中展示。比如:什么时间,从哪个部门调拨到哪个部门,调拨数量是几个,调拨原因等。
3、资产盘点:支持条码/RFID方式盘点,可以快速、批量盘点完公司资产,且支持员工自助盘点和异地盘点。盘点结束,生产盘点明细报表,了解盘盈、盘亏情况,摸清资产家底。
4、资产报表:直观的统计分析,提供多种统计报表,方便对***工作进行监控、评估和分析,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并为决策提供依据。
五大效益:
1. 建立资产使用和***的协作通道,加速相互之间信息流转,保障业务完整性,提升工作有效性。
2. 固定资产责任明确,保管单位、保管部门、保管人、存放地点使用情况一目了然,避免资产重复购置。
3. 采用条码技术进行***,使得管理更加灵活,工作效率提高,准确性大幅增加;并对资产日常管理中数据的自动采集、录入,实现了固定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追本溯源,避免资产流失。
4. 系统将易耗品的使用流程进行规范,实时记录使用状态和库存信息,严格控制管理费用,降低低值易耗品成本。
5. 实现固定***业务执行数据前后有效衔接,资源整合,相互联通,业务执行有据可依,节省时间,减少差错,提高业务完整性和有效性。
企业上线标领固定***系统后,这些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和盘点都将更加轻松和。
1) 固定资产实行一物一码管理
系统设有固定资产资产分类编码和资产编码,系统可以批量导入固定资产,并批量打印固定资产标签。系统支持二维码、条形码和RFID码。如果使用二维码,可以有双重盘点方式,手机扫RFID码标签表面的二维码,或者手持RFID终端扫描RFID芯片进行扫描。
2) 固定资产动态管理
固定资产实现了动态管理,包括固定资产的日常领用、退库、借用、归还、转移、报修、维系、维保、调拨、报废。管理员可一键扫码后,进行这些操作。扫码可查看固定资产的实时动态。将人、物、卡进行绑定。
3) 固定资产盘点
系统支持手机APP扫码盘点、RFID盘点、离线盘点、全员盘点等。让固定资产盘点更加和智能,盘点后系统自动生成盘点报告,盘点结果更加。
4) 自定义审批实现移动审批
系统支持自定义审批流程,可设置多级审批,条件审批等。让企业的固定资产领用和借用等流程更加明晰。系统保留审批单据等,企业的管理者可直接在线审批,提升了办公效率。
5) 多维度固定资产数据报表
包括资产状态、清单等,让各公司,部门的资产更加明晰,助力企业决策者决策,降低固定资产的闲置率,提升固定资产的利用率,为企业降本增效。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