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引流管来电洽谈「亚新***」
作者:亚新医疗2022/8/8 4:30:48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袋位置低于引流部位,引流袋可1周更换1-2次(引流液有性状,颜色改变的需每日更换)。

2,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避免引流管折叠,扭曲。

3,观察引流液的量,性状,色泽变化,与病情是否相符,每日记录,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

4,引流管妥善固定,以防滑脱,活动时勿将引流管拉脱。

5,负压引流瓶更换方法相同。



(二)操作要点。

1.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清洁鼻腔,测量插管长度(从鼻尖经耳垂至胸骨剑突处的距离)。

2.润滑胃管前端,沿一侧鼻孔轻轻插入,到咽喉部(插入14~15cm)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随后迅速将胃管插入。

3.证实胃管在胃内后,固定,并做好标记。

4.正确连接负压吸引装置,负压吸力不可过强,以免堵塞管口和损伤胃黏膜。

5.保持胃管通畅,定时回抽胃液或向胃管内注入10~20ml生理盐水冲管。

6.固定管路,防止牵拉,并保证管路通畅。

7.记录24h引流量。

8.口服给药时,先将药片碾碎溶解后注入,并用温水冲洗胃管,夹管30min。

9.给予口腔护理。

10.必要时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的湿润及通畅。

11.定时更换引流装置。

12.拔管时,先将吸引装置与胃管分离,捏紧胃管末端,嘱患者吸气并屏气,迅速拔出。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胸腔引流的目的及配合方法。

2.鼓励患者咳嗽,深呼吸及变换体位,并告知正确咳嗽、深呼吸、变换体位的方法。

(四)注意事项。

1.出血量多于100ml/h,呈鲜红色,有血凝块,同时伴有脉搏增快,提示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

2.水封瓶打破或接头滑脱时,要立即夹闭或反折近胸端胸引管。

3.引流管自胸壁伤口脱出,立即用手顺皮肤纹理方向捏紧引流口周围皮肤(注意不要直接接触伤口),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4.患者下床活动时,引流瓶的位置应低于膝盖且保持平稳,保证长管没入液面下;外出检查前须将引流管夹闭,漏气明显的患者不可夹闭胸引管。

5.拔管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憋气,皮下气肿,伤口渗液及出血等症状,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1.告知患者及家属置脑室、硬膜外、硬膜下引流管的意义。

2.告知患者及家属留置脑室、硬膜外、硬膜下引流管期间安全防范措施,如:不能随意移动引流袋位置,保持伤口敷料清洁,不可抓挠伤口等。

1.脑室引流管拔管前遵医嘱先夹闭引流管24~48h,观察患者有无头tou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

2.引流早期(1~2h)特别注意引流速度,切忌引流过快、过多。

3.观察脑室引流管波动情况,注意检查管路是否堵塞。

4.翻身时,避免引流管牵拉、滑脱、扭曲、受压;搬运患者时将引流管夹闭、妥善固定。

5.硬膜外、硬膜下引流管放置高度应遵医嘱。

6.硬膜外、硬膜下引流液量及颜色突然改变时,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商户名称:苏州市亚新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