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石
有一种广义上的太湖石,即把各地产的由岩溶作用形成的千姿百态的碳酸盐岩统称为“太湖石”。太湖石属于石灰岩。多为***,少见白色、黑色。相对而言,石灰岩容易受到外来力量的侵蚀,比如长期经受波浪的冲击以及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蚀,软松的石质容易风化,比较坚硬的地方保存下来,这样在漫长岁月里,太湖石逐步在大自然条件下精雕细琢,逐渐形成了曲折圆润的形态。是中华赏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太湖石
古人说:上好的太湖供石是从洞庭东山太湖边的水深处采集上来的。水深处?文人们好像不带水的性格的东西是不玩的。寿山石中的“田黄”本自山岩上,风吹地动一不小心滚落到稻田里、水泽边,经过多少年多少年水的滋润,所谓“叶腊化”了。清代文人毛奇龄把它形容成如赵飞燕的肌肤。近,有位台湾朋友说:上好的田黄若林青霞的肤色,我说:即使像林青霞的……,人老珠黄时肌肤如腊肉,而“田黄”越把玩是越美丽的,这是美人的悲哀。端石中的“大西洞”砚石,是在西江之下。太湖石是由石灰岩,在河湖中经水波荡涤,历久侵蚀而形成,波浪冲激是太湖石形成嵌空通透的重要动因,而湖床、湖岸依然是太湖石主要的来源。在冬天,冰裂的地面象征的是冬天的湖水,而太湖石名称的由来,表达了文人对冬日石与水的关系之间的理解和体会。太湖石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分4种颜色:红、黄、青灰和灰白太湖石。过去在苏州所属太湖中的洞庭西山,就能大规模见到太湖石的开采,但现在已经非常少见了,主要产地已经逐渐扩大到南太湖的宜兴和湖州长兴以及北太湖的费县和枣庄一带。当然在北京、济南、桂林等地,甚至是河南南阳和四川江油的山里也有这类品种。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