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奇石是有记载的早作为贡品的石种。《尚书·禹贡》和司马迁《史记·夏本纪》中均有“厥贡……岱畎丝、铅、松、怪石”的记载,即泰山谷地所产的丝、麻、铅、松和怪石(奇石),在中国***个正式王朝的夏代已明令列为贡赋之中。由此可见泰山奇石利用历史之悠远。 泰山奇石的基本特征是:奇石块体为自然形体,大小不等,无雕凿痕迹;泰山奇石为变质岩,后由***岩、火山岩填充形成奇石图案,形成网状、条带状、技叉状、团块状等肌体,而形成拟人或动物样轮廊似具体形象,纹理图案与石体本身在色泽上反差大,特别醒目。块体呈次棱角形、浑园形,无尖锐棱角;以其所显示的图案,或称图像、图纹为主,块体形态次之。即在灰白、灰黑、灰绿、浅红、黑色等岩石背景上,呈现各种各样的以白***调为主的图纹、图像等图案。这些图案有似山川流水,有如古木枯枝,有像飞禽走兽,有类各种姿态的古今中外人物造型,以及苍劲有力的行、草文字。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而且图案与石基之色反差明显,图案优美、逼真,分布恰到好处。
千百年来,重如泰山、安如泰山、稳如泰山、泰山北斗等典故词谚广泛流传,并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内容。泰山石宁毁不折、宁折不弯、坚贞不屈的高尚情操,激励着中华儿女为民族大业奋斗不息。人们敬仰泰山,歌颂泰山石,并用泰山石寄托自己的希冀与愿望。如今,在泰山上常可看到那些鬓发斑白的海外游子,神态庄重地拣起一枚泰山石收起来,带它漂洋过海,供奉在遥远的异国他乡,泰山石成为炎黄子孙表达对祖国眷恋之情的信物。
泰山石产于泰山山脉周边的溪流山谷,其质地坚硬,基调沉稳、凝重、浑厚,多以渗透、半渗透的纹理画面而出现,以其美丽多变的纹理而著1名,泰山石以其古朴、苍劲、凝重的格调名扬海内外,又加上民间有泰山石能避邪、镇宅等传说,开始远走他乡,泰山石中的“文字石”、“数字石”、“人物石”、“天文地理”、“山水景观”、“花鸟鱼虫”、“十二生肖”等,或凸或凹,或动或静,龙蛇飞舞,千变万化,包罗万象,直接还原了大自然景观。即在灰白、灰黑、灰绿、浅红、黑色等岩石背景上,呈现各种各样的以白***调为主的图纹、图像等图案。
泰山石外表多见不规则卵形,结晶颗粒较粗,纹理清晰,画面突出,对比色调强烈,备阳刚豪放气概。细品之,则见泰山供石如母体泰山的壮美,绝1不以巧秀悦人,色彩古朴如中国水墨画的清高淡雅。或山水,或人物,或文字,或鸟兽,各得其妙。由于粗犷,泰山石在适当的视觉距离更显现出中国画大写意的神韵。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