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石
文人案头的太湖石石头有两次生命:一次是物质生命,万年沉积诞生于地球之表,苍古而悠久;一次是艺术生命,被人拾取欣赏于心神之间,清奇而当下。前者属自然之功,后者乃文人之趣。一块自然界的普通石头,入室登堂,演变成为一个承载人文审美的艺术角色,其原因并非地理矿产的稀有和物质元素的珍贵,而正是由于作为欣赏者的人,赋予了这些没有生命的石头具有人的与情感。拳拳一掌、盈盈一尺的石头,在文人看来是一个大千宇宙。澄泥石(又名太湖石)是一种沉积岩石,经五千多年来的自然固化,砂粒沉积而成,含有大量矿物质及锶、硒、锌、锰等微量元素,该石细腻,颗粒孔隙率低,坚硬,但可雕、可塑,有良好的研磨加工性能,属中硬性材料;另色泽丰富,深沉大方,有"蟹壳青"、"鳝鱼黄"、"玫瑰红"等多种颜色。
作出一件作品,须经过一个复杂过程,大致可为:传统法手工打凿开采、自然雨淋、风干人工选料、切坯、内腔制作、水检、二次坯料构思、勾线放样、粗雕、精雕、打磨、着色、清理、包装出品。在雕刻技艺上运用深浅浮雕、圆雕、透雕、薄意雕、镂雕和浅雕等多种手法,可逼真地再现斑驳的梅桩、破壳的竹笋、鳞纹的苍松、壮硕的水果等;用细腻的做旧手法,将竹木开裂、虫咬蚁垤、古币锈蚀等刻画得淋漓尽致,不但具有观赏价值、实用价值,更具有收藏价值。 作品造型优美,古朴典雅,具有回归大自然之感,深受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喜爱。
太湖石是由石灰岩,在河湖中经水波荡涤,历久侵蚀而形成,波浪冲激是太湖石形成嵌空通透的重要动因,而湖床、湖岸依然是太湖石主要的来源。在冬天,冰裂的地面象征的是冬天的湖水,而太湖石名称的由来,表达了文人对冬日石与水的关系之间的理解和体会。太湖石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分4种颜色:红、黄、青灰和灰白太湖石。过去在苏州所属太湖中的洞庭西山,就能大规模见到太湖石的开采,但现在已经非常少见了,主要产地已经逐渐扩大到南太湖的宜兴和湖州长兴以及北太湖的费县和枣庄一带。当然在北京、济南、桂林等地,甚至是河南南阳和四川江油的山里也有这类品种。
太湖石是一种可以调节园林的一个整体情况景观摆放观赏设计石材,天然太湖石独石是一种显得比较雄伟和简单摆放观赏设计造景的一种自然景观石。太湖石的融合了“瘦,皱,漏,透”四种风格,而作为中国典型的园林摆置时,太湖石在园林观赏方面的度非常的高。太湖石是一块非常有灵气的石头,石缝处的坑坑洼洼玲珑剔透,纵横交错,不规则的连环溶洞散落分布,随着水流的缓慢流动,一静一动的互动既能体现石头的灵气神韵,又能向世人传达石体的柔美之情。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