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PE双壁波纹管
1 HDPE双壁波纹管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总则
1.0.1 为使我国的排水工程设计贯彻科学发展观,符合***的******,
达到防治水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保障安全的要求,
特至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镇、工业区和居住区的永酒性
的室外排水工程设计。
1.0.3 排水工程设计应以批准的城镇的总体规划和排水工程规划为主
要依据,从全局出发,根据规划年限、工程规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
境效益,正确处理城镇中工业与农业、城市化与非城市化地区、近期与远期、
集中与分散、排放与利用的关系。通过论证,做到确能保护环境,节约
土地,技术***, 经济合理,,适合当地实际情况。
1.0.4 排水制度(分流制或合流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的总体规划,结合
当地的地形特点、水文条件、水体状况、气候特征、原有排水设施、污水处
理程度和处理后出水利用等综合考虑确定。同一城镇的不同地区可采用不同
的排水制度。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宜采用分流制。合流制排水系统应设置污
水截流设施。对水体保护要求高的地区,可对初期雨水进行截流、调蓄和处
理。在缺水地区,宜对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和综合利用。
1.0.5 排水系统设计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
1 污水的再生利用,污泥的合理处置;
2 与邻近区域内的污水和污泥的处理和处置系统相协调;
3 与邻近区域及区域内给水系统和洪水的排除系统相协调;
4 接纳工业废水并进行集中处理和处置的可能性;
5 适当改造原有排水工程设施,充分发挥其工程效能。
1.0.6 工业废水接入城镇排水系统的水质应按有关标准执行,不应影响城
镇排水管渠和污水处理厂等的正常运行;不应对养护管理人员造成危害;不
应影响处理后出水的再生利用和安全排放,不应影响污泥的处理和处置。
1.0.7 排水工程设计应在不断总结科研和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积极采
1
用经过鉴定的、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2
HDPE双壁波纹管HDPE双壁波纹管作为一种非常好的雨水管道,在设计使用时还应注意合流水量的设计
3.3.1 合流管渠的设计流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Q= Qd+Qm + Qs = Qdr+ Qs
(3.3.1)
式中:Q-设计流量(L/s);
Qd-设计综合生活污水设计流量(L/s);
Qm -设计工业废水量(L/s);
Qs-雨水设计流量(L/s);
Qdr-截流井以前的旱流污水量(L/s)。
3.3.2 截流井以后管渠的设计流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Q '
=(n0+1) Qdr+ Q '
s + Q '
dr (3.3.2)
式中:Q '
-截流井以后管渠的设计流量(L/s);
no-截流倍数;
20
s-截流井以后汇水面积的雨水设计流量(L/s);
dr-截流井以后的旱流污水量(L/s)。
3.3.3 截流倍数no应根据旱流污水的水质、水量、排放水体的卫生要求、
水文、气候、经济和排水区域大小等因素经计算确定,一般采用 1~5。在同
一排水系统中可采用同一截流倍数或不同截流倍数。
3.3.4 合流管道的雨水设计重现期可适当高于同一情况下的雨水管道设
计重现期。
HDPE双壁波纹管管道基础
4.0.1 管道基础采用垫层基础,其厚度应按设计要求。1为使双壁波纹管在管道施工过程中实现安全可靠、确保工程质量,特编制本手册。一般土质较好地段,槽底只需铺一层砂垫层,其厚度为0.1m,对软土地基或槽底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可采用150mm厚、颗粒尺寸为5-40mm的碎石或砾石砂铺筑,其上用50mm厚黄砂(中粗)垫层整平,基础宽度与槽底同宽。 4.0.2 基础应夯实紧密,表面平整。管道基础的接口部位应予留凹槽以便接口操作。接口完成后,随即有相同材料填筑密实。 2 管道安装 5、1 管道安装 5.1.1 待用的管材应按产品标准逐支进行质量检验,不符合标准不得使用,并应做好记号,另行处理。 5.1.2 管材现场应由人工搬运,搬运时应轻抬轻放。 5.1.3 下管前,凡规定须进行管道变形检测的断面的管材,应预先量出该断面管道的实际直径,并做出记号。 5.1.4 下管可用人工或起重机吊装进行。人工下管时,由地面人员将管材传递给沟槽内施工人员;对放坡开挖的沟槽也可用非金属绳索系住管身两端,保持管身平衡均匀溜放至沟槽内,严禁将管材由槽顶边滚入槽内;起重机下管吊装时,应用非金属绳索扣系住,不得串心吊装。 5.1.5 管材应将插口顺水流方向,承口逆水流方向安装,安装应由下游往上游进行。 5.2 橡胶圈接口 5.2.1 接口前,应先检查橡胶圈是否配套完好,确认橡胶圈安放位置及插口的插入深度。 5.2.2 接口时,先将承口的内壁清理干净,并在承口内壁及插口橡胶圈上涂润滑剂(比如硅油),然后将承插口端面的中心轴线对齐。 5.2.3 接口方法按下述程序进行:De400mm以下管道,先由一人用棉纱绳吊住被安装管道的插口,另一人用长撬棒斜插入基础,并抵住该管端部中心位置的横挡板,然后用力将该管缓缓插入原管的承口至预***置;De500mm以上管道可由两台0.5吨的手扳葫芦将管材拉动就位,接口合拢时,管材两侧的手扳葫芦应同步拉动,使橡胶密封圈正确就位,不扭曲、不脱落。
4 回填
7、1 一般规定
7.1.1 管道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应立即回填至管顶以上一倍管径高度。
7.1.2 沟槽回填从管底基础部位开始到管顶以上0.7m范围内,必须用人工回填,严禁用机械推土机回填。
7.1.3 管顶0.7m以上部位的回填,可用机械从管道轴线两侧同时回填,夯实或碾压。
7.1.4 回填前应排出沟槽积水。不得回填淤泥、有机质土及冻土。回填土中不应含有石块、砖及其他杂带有硬棱角的大块物体。 7.1.5 回填时应分层对称进行,每层回填高度不大于0.2m,以确保管道及检查井不产生位移。
7、2 回填材料及回填要求
7.2.1 从管底到管顶以上0.4m范围内的沟槽回填材料,可采用碎石屑、粒径小于40mm的沙砾、中粗黄砂、粉煤灰或开挖出来的易于夯实的良质土。
7.2.2 设计管基支承角2α范围内必须用中粗砂填充密实。
7.2.3 管道位于车行道下,铺设后即修筑路面或管道位于软土地层以及低洼、沼泽、地下水位高的地区时,沟槽回填应先用中粗砂将管底腋角部位填充密实后,再用中粗砂或石屑分层回填至管顶以上0.4m,在往上可回填良质土。
7.2.4 回填土的压实度详见下表。管顶0.4m以上若修建道路则按道路规范要求执行。 沟槽回填土压实度要求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