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PE双壁波纹管HDPE双壁波纹管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所用术语
2.1.60 总凯氏氮 total Kjeldahl nitrogen
有机氮和氨氮之和。
2.1.61 总氮 total nitrogen
有机氮、氨氮、亚肖酸盐氮和肖酸盐氮的总和。
2.1.62 总磷 total phosphorus
正磷酸盐、焦磷酸盐、偏磷酸盐、聚合磷酸盐和有机磷酸盐的磷含量之
和。
2.1.63 好氧泥龄 oxic sludge age
活性污泥在好氧池中的平均停留时间。
2.1.64 泥龄 sludge age
活性污泥在整个生物反应池中的平均停留时间。
2.1.65 氧化沟 oxidation ditch
属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其构筑物呈封闭无终端渠形布置,用以降解污水
中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等营养物。一般采用机械充氧和推动水流。
2.1.66 好氧区 oxic zone
生物反应池的充氧区,溶解氧浓度一般不小于 2mg/L。主要功能是降解
有机物和进行肖化反应。
2.1.67 缺氧区 anoxic zone
生物反应池的非充氧区,溶解氧浓度一般为 0.2~0.5mg/L。当生物反应
池中含有大量肖酸盐、亚肖酸盐并得到充足的有机物时,便可在该区内进行
脱氮反应。
2.1.68 厌氧区 anaerobic zone
生物反应池的非充氧区,溶解氧浓度一般小于 0.2mg/L。微生物在厌氧区
吸收有机物并释放磷。
2.1.69 生物膜法 biofilm process,attached growth process
污水生物处理的一种方法。该法采用各种不同载体,通过污水与载体的
不断接触,微生物细胞在载体表面生长和繁殖,由细胞内向外伸展的胞外多
聚物使微生物细胞形成孔状结构,称之为生物膜。利用生物膜的生物吸附和
8
氧化作用,以降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2.1.70 生物接触氧化 bio-contact oxidation
由浸没在污水中的填料和曝气系统构成的污水处理方法。在有氧条件下,
污水与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广泛接触,使污水得到净化。
2.1.71 曝气生物滤池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BAF)
由接触氧化和过滤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构筑物。在有氧条件下,完成污水
中有机物氧化、过滤、反冲洗过程,使污水获得净化。
2.1.72 生物转盘 rotating biological contactor (RBC)
由水槽和部分浸没在污水中的旋转盘体组成的污水处理构筑物。盘体表
面生长的生物膜反复接触污水和空气中的氧,使污水获得净化。
2.1.73 塔式生物滤池 biotower
一种塔式污水处理构筑物,塔内分层布设轻质塑料载体,污水由上往下
喷淋过程中,与填料上生物膜及自下向动的空气充分接触,使污水获得净
化。
2.1.74 低负荷生物滤池 low-rate trickling filters
亦称滴滤池(传统、普通生物滤池)。由于负荷较低,占地较大,净化效
果较好,五日生化需氧量去除率可达 85~95%。
2.1.75 高负荷生物滤池 high-rate biological filters
一种污水处理构筑物,通过回流处理水和限制进水有机负荷等措施,实
现高滤率。其五日生化需氧量负荷和水力负荷分别为低负荷生物滤池的 6~8
倍和 10 倍。
2.1.76 五日生化需氧量容积负荷 BOD5-volumetric loading rate
一种负荷表示方式,指每立方米容积每天所能接受的五日生化需氧量,
单位:kg BOD5/(m3
·d)。
2.1.77 表面负荷 hydraulic loading rate
一种负荷表示方式,指每平方米面积每天所能接受的污水量。
2.1.78 固定布水器 fixed distributor
生物滤池中由固定的布水管和喷嘴等组成的布水装置。
2.1.88 深度处理 advanced treatment
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出水中污染物的净化过程。
2.1.89 再生水 renovated water ,reclaimed water
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满足某种使用要求的水。
2.1.90 膜过滤 membrane filtration
在污水深度处理中,通过渗透膜过滤去除污染物的技术。
2.1.91 颗粒活性炭吸附池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 tank
池内介质为单一颗粒活性炭的吸附池。
2.1.92 紫外线 ultr***iolet (UV)
紫外线是电磁波的一部分,污水消毒用的紫外线波长为 200~310nm(主要
为 254nm)的波谱区。
2.1.93 紫外线剂量 ultr***iolet dose
照射到生物体上的紫外线量( 即紫外线生物验定剂量或紫外线有效剂
量),由生物验定测试得到。
2.1.94 污泥处理 sludge treatment
对污泥进行浓缩、调理、脱水、稳定、干化或焚烧等的加工过程。
2.1.95 污泥处置 sludge dispSosal
对污泥的终消纳方式。一般将污泥制作农肥、制作建筑材料、填埋或
投弃等。
2.1.96 污泥浓缩 sludge thickening
采用重力、气浮或机械的方法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少污泥体积的方法。
2.1.97 污泥脱水 sludge dewatering
浓缩污泥进一步去除大量水分的过程,普遍采用机械的方式。
2.1.98 污泥干化 sludge drying
通过渗滤或蒸发等作用,从浓缩污泥中去除大部分水分的过程。
2.1.99 污泥消化 sludge digestion
通过厌氧或好氧的方法,使污泥中的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和稳定的过程。
2.1.100 厌氧消化 anaerobic digestion
11
在无氧条件下,厌氧微生物使污泥中的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和稳定的过
程。
管道与检查井衔接
6.0.1 管道与检查井的衔接,宜采用柔性接口,也可采用承插管件连接,视具体情况由设计确定。 6.0.2 当管道与检查井采用砖砌或混凝土直接浇制衔接时,可采用中介层作法。其时在管道与检查井相连部位预先用与管材相同的塑料粘合剂、粗砂做成中介层,然后用水泥砂浆砌入检查井的井壁内。 中介层的做法:先用毛刷或棉纱将管壁的外表面清理干净,然后均匀地涂一层塑料粘合剂,紧接着在上面撒一层干燥的粗砂,固化10-20分钟,即成表面粗糙的中介层。中介层的长度与检查井厚度相同。 6.0.3 管道位于软土地基或低洼、沼泽、地下水位高的地段时,与检查井宜采用短管连接。当试验水头达规定水头时开始记录,观测管道的渗水量,直至观察结束时,不断地向试验管段内补水,保持试验水头恒定,渗水量不得超过规范要求。即在直接与检查井连接的管段长度宜采用0.5m,后面再连接不大于2.0m的短管,以下再与整根管连接。 6.0.4 检查井底板基础,应与管道基础垫层平缓顺接。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