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栈桥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1891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山东巡抚张曜的陪同下来当时的胶澳视察,回京后果断向清廷提议应在青岛口一带设防。南北两岸竖铁柱4根,大木柱45根,有两根各长50米的粗铁绳,将船固定在河面上。青岛栈桥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1892年清***派登州总兵章高元带四营官1兵驻扎青岛,为便于部1队军1需物资的运输,建了两座码头,其中一座就是栈桥,1893年竣工,长200米,宽10米,石基灰面,桥面两侧装有铁护栏。
德国占领青岛时,将小青岛命名为'阿克那岛',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后,将该岛改为'加藤岛'。青岛回归后,胶澳督办公署将其命名为小青岛,并于20世纪30年代初开辟为'小青岛公园',设有茶厅、花圃、石凳、石椅、辟建了道路,修筑了游艇码头,游人可乘船前往。民国以来,柳江上还搭建过几次浮桥,但全都命运多舛,它们不是被洪水冲垮,就是被强行拆除。日本二次青岛后,成为日军驻地,此后一直被作为军1用。1942年修筑长377米、宽8米的堤坝与陆地相连,成为陆连岛。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