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进气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序进式气浮装置。
背景技术
气浮是在水中形成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粘附废水中疏水基的固体或液体颗粒,形成水-气-颗粒三相混合体系,颗粒粘附气泡后,形成表观密度小于水的絮体而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层被刮除,从而实现固液或者液液分离的过程。
气浮作为废水预处理除油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在钢铁、石化、机械加工、造纸等行业中。但采用一级气浮反应还不足以让油、悬浮物等污染因子去除到后续设施可以承受的浓度,为达到继续降低污染物的目的,因此通常采用将两台气浮串联起来进行处理的方法。气浮溶气罐在气浮工艺中,水与空气在有压的条件下相互溶合的密闭容器。虽然目的达到了,但是缺点也很明显:
1)占地面积大,两台气浮前面都需要***的混凝反应池和絮凝反应池,中间还需要管道连接,占地面积太大;
2)能耗高。两台气浮都配备***的回流泵、搅拌器、刮渣装置等;
3)加药量多,两台气浮需分段加药,加药量比较大;
4)***高,同样的两台设备从设备、材料、控制等方面都偏高。
因此,鉴于现有废水两级气浮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需要一种满足废水预处理功能的设备,来弥补现有的两级串联气浮设备的不足之处。
装置原理
⑴向水中通入空气,产生微细的气泡,使水中的细小悬浮物黏附在空气泡上,随气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达到去除水中悬浮物,改善水质的目的。
⑵气浮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气浮效果的措施
气泡直径越小,数量越多,气浮的效果越好;水中的无机盐类会加速气泡的和合并,降低气浮效果;投加混凝剂会促进悬浮物凝聚,使其黏附在气泡而上浮;可加入浮选剂使亲水性颗粒表面转化为疏水性物质而黏附在气泡上,随气泡上浮。
装置分类
按气浮法类型不同分类
溶气气浮装置是按照气浮法设计的,根据气浮法的分类不同,溶气气浮装置也有所不同。
1、电解溶气气浮装置——电解气浮法
电解气浮法是用不溶性阳极和阴极,通以直电流,直接将废水电解。阳极和阴极产生氢气和氧的微细气泡,将废水中的污染物颗粒或先经混凝处理所形成的絮凝体粘附而上浮至水面,生成泡沫层,然后将泡沫刮除,实现分离去除的污染物质。
溶气气浮机装置我公司生产主要用于固—液或液—液分离的一种水处理环保设备产品。气浮装置是通过溶气和释放系统在水中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使其粘附于废水中密度与水接近的固体或液体微粒上,造成整体密度小于水的状态,并依靠浮力使其上升至水面,从而达到固—液或液—液分离的目的。3、气浮设计回流比为30%,单台气液混合泵处理量为60m3/h。DJ型气浮设备引进日本新技术,运用溶气泵将水、气混合加压溶解形成溶气水,再减压释放,微细气泡析出与悬浮颗粒吸附而上浮,从而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
1.溶气泵边吸水边吸气,泵内加压混合、气液溶解、细微气泡≤30um。
2.低压运行,溶气达99%,释放率高达99%。
3.微气泡与悬浮颗粒的吸附,提高了SS的去除效果。
4.溶气水溶解效率80-100%,比传统溶气气浮3倍。
5.压力-容量曲线平坦,容易实现自动控制,易操作易维护、噪音低。
1.原水进入混合反应器,在混合反应器中加入药剂(除油剂或混凝剂),以形成可分离的絮凝物;浮技术是在待处理水中痛入大量的、高度分散的微气泡,使之作为载体与杂质絮粒相互黏附,形成整体密度小于水的浮体而上浮到水面,以完成水中固体与固体、固体与液体、液体与液体分离的净水方法。
2.经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气浮装置,在进水室污水和气水混合物中释放的微小气泡(气泡直径范围30~50um)混合。这些微小气泡粘附在污水中的絮体上,形成比重小于水的气浮体。气浮体上升至水面凝聚成浮油(或浮渣),通过刮油(渣)机刮至收油(渣)槽;
3.在进水室较重的固体颗粒在此沉淀,通过排砂阀排出,系统要求定期开启排砂阀以保持进水室清洁;
4.污水进入气浮装置布水区,快速上升的粒子将浮到水面;4)根据反应池的絮凝、气浮区浮渣及出水水质,注意调节混凝剂的投加量等参数,特别要防止加药管的堵塞。上升较慢的粒子在波纹斜板中分离,一旦一个粒子接触到波纹斜板,在浮力的作用下,它能够逆着水流方向上升;
5.所有重的粒子将下沉,下沉的粒子通过底部刮渣机收集,通过定期开启排泥阀排出。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