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颗粒燃料技术介绍
一、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步骤:由原材料先经过削片、粉碎、烘干、制粒、冷却、包装、销售等过程组成。同时,各环节都配有严格的质量监控系统,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二、设备介绍
1. 削片机
原料通过输送机输送到削片机进行削片,削片出的木片经由输送机输出,输出的物料进行堆放或通过输送机运送至粉碎机供下一步生产。
2. 粉碎机
削片后的木片通过输送机输送到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后的物料达到压制颗粒的标准后进行堆放或通过输送机运送至烘干机进行下一步生产。
3. 烘干机生物质颗粒燃料对原料的含水分量有较严格的要求,水分应在15%以下,含水量高的原材料需要经过烘干后方可使用,湿原材料通过输送机输送到烘干机通过热风进行干燥处理,达到所需要的标准再进行下一步生产。
生物质燃料燃烧的必要条件
生物质燃料由秸秆、稻草、稻壳、花生壳、玉米芯、油茶壳、棉籽壳等以及“三剩物”经过加工产生的块状环保新能源。生物质颗粒的直径一般为6~10毫米。虽生物质颗粒燃料具有无污染、节约资源的特性,符合了现代人追求环保的同时又保证了源材料易获得的理念,但生物质燃料颗粒的运输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同时发电材料短缺、燃料成本大幅上升的影响,降低了生物质电厂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若使用添加剂,则应为农林产物,并且应标明使用的种类和数量。欧盟标准对生物质颗粒的热值没有提出具体的数值,但要求销售商应予以标注。下面小编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生物质燃料燃烧的必要条件:
1、足够高的温度
足够高的温度以保证着火需要的热量,同时保证有效的燃烧速度。烟气进行做饭时如果气化炉连续使用的时间过长,就会发现灶具的进出口附近有白色的烟气,这就说明炉内的喷咀周围缺少燃料,这时就可以将炉内的生物质颗粒燃料向中间搅拌一下或者加入些适当的燃料就可以。生物质燃料的燃点约为250摄氏度,其温度的提高有燃烧良好的后续生物质燃料供给,点火过程中热量逐渐累积,使更多的燃料参与反应,温度也随之升高,当温度达到800摄氏度以上时,生物质便能很好地燃烧了。
2、合适的空气量
若空气量太少,可燃成分不能完全充分燃烧,造成不完全燃烧损失;但若空气量过多,会降低燃烧室温度,影响完全燃烧的程度,此外会造成烟气量大,降低生物质锅炉热效应。
影响生物质颗粒燃料强度的因素
水分
水分对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强度具有直接的影响。水分适宜会有利于原料的成型,如果水分过低,就难以在生物质颗粒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粘结性水膜,制成的颗粒易松碎,成型率比较低且强度差。水分太高颗粒间就会存有太多的自由水,致使型煤的强度下降。
生物质的添加量
煤与生物质之间的作用力要比煤与煤之间的作用力小得多,当生物质的添加量比较低时,影响型煤成型的主要因素是生物质和煤之间的粘结力大小。如果生物质的添加量增加,型煤的成型率也会随之下降。
成型压力
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强度与成型压力有关,压力太小就会达不到密实的目的,压力增大,则压实的程度就会增加,对于生物质与煤粒之间的密集很有利,但是有可能造成煤粒破碎或者内应力增加,致使型煤的强度恶化。
熟化过程
实验证明熟化温度和时间对型煤的强度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的生物质和粘结剂所加工制成的生物质颗粒燃料,达到较好机械强度的熟化条件各异。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