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电阻安装在电路中使用时,热敏电阻在环境温度相同时,动作时间随着电流的增加而急剧缩短;热敏电阻在环境温度相对较高时具有更短的动作时间和较小的维持电流及动作电流。当电路正常工作时,热敏电阻温度与室温相近、电阻很小,串联在电路中不会阻碍电流通过;而当电路因故障而出现过电流时,热敏电阻由于发热功率增加导致温度上升,当温度超过开关温度时,电阻瞬间会剧增,回路中的电流迅速减小到安全值。
热敏电阻的作用和特点:
1、测温。作为测量温度的热敏电阻传感器一般结构较简单,价格较低廉;
2、温度补偿。热敏电阻传感器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对某些元器件湿度进行补偿;
3、过热保护。当温度大于突变点时,电路中的电流可以内十分之几毫安突变为几十毫安,因此继电器动作,从而实现过热保护;
4、液面测量。
5、有灵敏度较高;
6、工作温度范围宽;
7、体积小;
8、使用方便;
9、易加工成复杂的形状,可大批量生产;稳定性好、过载能力强。
热敏电阻的命名标准和含义:
M代表敏感电阻器,F代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接在后面的数字就是具体的用途或者特征。例如时恒电子的MF72代表功率型NTC热敏电阻器,MF52代表小黑头测温型NTC热敏电阻器,MF73代表大功率NTC热敏电阻器,MF58代表玻壳测温型NTC热敏电阻器,MF51代表单端玻璃封装NTC热敏电阻器等。
功率型热敏电阻的主要参数有:大稳态电流、R25阻值、耗散系数、B值等。大稳态电流是指热敏电阻在25℃ 环境温度下允许施加在热敏电阻上的大持续电流值。这个值必须高于实际电路中热敏电阻工作电流值。R25阻值 是指热敏电阻的设计阻值,即25℃ 下的零功率电阻值(通常阻值精度在20%左右)。这个值可以表示热敏电阻的在启机瞬间的限流能力。B值是热敏系数,为两个温度下零功率电阻值的自然对数之差与这两个温度的倒数之差的比值(可见热敏电阻温度特性公式)。B值越大,残留电阻越小,工作温升也就越小。耗散系数 是指在规定环境温度下,器件本身耗散功率变化与相应温度变化的比值。热时间常数 是指在零功率条件下,当温度发生突变时,热敏电阻表面温度谈何开始到结束,所需时间的63.2%的时间值。一般热时间常数与耗散系数乘积越大,热敏电阻的热容量越大,浪涌电流的能力也就越强。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