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不能为了设计而设计,设计的目的是使余热回收在实际施工中有较好的效果,所以设计的目标应该和使用运行目标保持一致,设计时要考虑如何在使用过程中使余热回收设备达到和设计保持目标一致。换热器传热表面积垢,使传热条件大大恶化,使气体的流动阻力也大大增大,这就降低了余热回收设备的经济性,同时也降低了炉子设备的操作指标,比如当换热器传热表面积积垢达到3毫米时,传热系数就降低了30%。合理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必须正确的分析换热器的操作条件,使得换热器的预期效果尽量接近实际施工效果。
技术性能
1. 输入电源:三相五线制 AC380V±10% 50Hz
2. 工作环境:温度-10℃~+40℃;相对湿度<85%(25℃);海拔<4000m
3. 装置容量:<4kVA
4. 套管式换热器:换热面积0.14m2
5. 螺旋板式换换热器:换热面积1m2
6. 列管式换热器:换热面积0.5m2
7. 钎焊板式换热器:0.144m2
8. 电加热器总功率:<3.5kW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管程清洗方便,管程可以分成多程,壳程也可以分成双程,规格范围广,故在工程上广泛应用。壳程清洗困难,对于较脏或有腐蚀性的介质不宜采用。二、换热器的清洗换热设备经长时间运转后,由于介质的腐蚀、冲蚀、积垢、结焦等原因,使管子内外表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结垢,甚至堵塞。当膨胀之差较大时,可在壳体上设置膨胀节,以减少因管、壳程温差而产生的热应力。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特点是:
1、旁路渗流较小;
2、锻件使用较少,造价低;
3、无内漏;
4、传热面积比浮头式换热器大20%~30%.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缺点是:
1、壳体和管壁的温差较大,壳体和管子壁温差t≤50℃,当t≥50℃时必须在壳体上设置膨胀节;
2、易产生温差力,管板与管头之间易产生温差应力而损坏;
3、壳程无法机械清洗;
管壳式换热器相对于普通的列管式换热器具有的优势,适用温度范围广、适应热冲击、热应力自身消除、紧凑度高,由于自身的特殊构造,使得流场充分发展,不存在流动死区,尤其特别的,通过设置多股管程(壳程单股),能够在一台设备内满足多股流体的同时换热。
管壳式换热器是在芯筒与外筒之间的空间内将传热管按螺旋线形状交替缠绕而成,相邻两层螺旋状传热管的螺旋方向相反,并采用一定形状的定距件使之保持一定的间距。
缠绕管可以采用单根绕制,也可采用两根或多根组焊后一起绕制。管内可以通过一种,称单通道型管壳式换热器,也可分别通过几种不同的介质,而每种介质所通过的传热管均汇集在各自的管板上,构成多通道型管壳式换热器。4换热器应根据系统阻力情况进行排污,在系统开始运行时,应加强排污。管壳式换热器适用于同时处理多种介质、在小温差下需要传递较大热量且管内介质操作压力较高的场合,如制氧等低温过程中使用的换热设备等。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