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界:控制噪音的措施
我国心理学界认为,控制噪音环境,除了考虑人的因素之外,还须兼顾经济和技术上的可行性。充分的噪音控制,必须考虑噪音源、传音途径、受音者所组成的整个系统。控制噪音的措施可以针对上述三个部分或其中任何一个部分。
噪音控制的内容包括:
①控制噪声源。降低声源噪音,工业、交通运输业可以选用低噪音的生产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或者改变噪音源的运动方式(如用阻尼、隔振等措施降低固体发声体的振动)。
②阻断噪声传播。在传音途径上降低噪音,控制噪音的传播,改源已经发出的噪音传播途径,如采用吸音、隔音、音屏障、隔振等措施,以及合理规划城市和建筑布局等。
③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受音者或受音的噪音防护,在声源和传播途径上无法采取措施,或采取的声学措施仍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就需要对受音者或受音采取防护措施,如长期职业性噪音暴露的工人可以戴耳塞、耳罩或头盔等护耳器。
隔声间按用途可分为两种类型
1.由于机器体积较大,设备检修频繁又需进行手工操作,此时只能采用一个大的房间把机器围护起来,并设置门、窗和通风管道。此类隔声间类似一个大的隔声罩,只是人能进入其间。另一类隔声间则是在高噪声环境中隔出一个安静的环境,以供工人观察控制机器运转或是休息用,按实际需要也要设置门、窗和通风管道。
2.隔音房(静音室)是用于检测设备的工作间,可为活动静音房。静音房采用四面及顶面吸声,底层隔声的方式使室内达到低噪声环境。其在隔音房内本底噪声值小于35-40dB(A)。隔音房除设置吸声系统外,按实际还需要设置隔声门、窗和通风系统、电气系统等。
小区住宅内部噪声有哪些?
小区住宅内部噪声
小区住宅内部的噪声因素,主要能够从小区内部噪声和住宅内部噪声两个方面给与了解。
首先,小区内部噪声主要泛指小区内部公共道路上行驶机动车辆发动机轰鸣声、鸣笛声、内部商业服务活动等各类噪声所产生的公共影响。
其次,住宅内部噪声主要指住宅内部噪声能够划分为管道振动噪声、建筑设备运行噪声、生活噪声三大类。管道振动噪声主要为住宅用户使用上下水管道时所发生的振动噪声。建筑设备运行噪声则是电梯与上下泵电机、住宅装修设备工作时所产生的空气噪声;生活噪声则是主要指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噪声。主要涉及到交谈时产生的空气噪声,家用音响等电器设备使用不当产生的噪声、行走与挪动物品发出的撞击噪声等等。
噪声有高强度和低强度之分。低强度的噪声在一般情况下对人的身心健康没有什么害处,而且在许多情况下还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高强度的噪声主要来自工业机器(如织布机、车床、空气压缩机、风镐、鼓风机等)、现代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摩托车、拖拉机、飞机等)、高音喇叭、建筑工地以及商场、体育和文娱场所的喧闹声等。这些高强度的噪声危害着人们的机体,使人感到疲劳,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引起***。高强度的噪声,不仅损害人的听觉,而且对***系统、系统、系统、消化系统以及视觉、智力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人长期在95分贝的噪声环境里工作和生活,大约有29%的会丧失听力;即使噪声只有85分贝人,也有10%的人会发生;120~130分贝的噪声,能使人感到耳内疼痛;更强的噪音会使听觉受到损害。在***系统方面,强噪音会使人出现、头晕、倦怠、、情绪不安、***减退等群,脑电图慢波增加,植物系统功能紊乱等;在系统方面,强噪音会使人出现脉搏和心率改变,血压升高,心律不齐,传导阻滞,外周血流变化等;在系统方面,强噪音会使人出现甲状腺机能亢进,上腺皮质功能增强,基础代谢率升高,性机能紊乱,月经失调等;在消化系统方面,强噪音会使人出现消化机能减退,胃功能紊乱,胃酸减少,食欲不振等。总之,强噪音会导致***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变化。有人曾对在噪音达95分贝的环境中工作的202人进行过调查,头晕的上中39%,的占32%,的占27%,胃痛的占27%,心慌的占27%,***的占27%,心烦的占22%,食欲不佳的占18%,的占12%。所以,我们不能对强噪音等闲视之,应采取措施加以防止。当然,人们对噪音比较敏感,各个体之间是有很大差异,有的人对噪音比较敏感,有的人对噪音有较强的适应性,也与人的需要、情绪等心理因素有关。不管人们之间的差异如何,对强噪音总是需要加以防止的。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