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风智能化程度较薄弱的库区,秋冬季降低粮食基础温度可以分阶段进行,在降温初期,选择自然通风方式或仓内排风扇进行缓速通风降温;当粮堆上表层热量散失后,打开通风口启动轴流风机,仓外低温空气穿过粮层,抽换仓内热空气;当仓内温度接近仓外温度时,关停轴流风机,通风口和密闭窗门。 针对储粮水分损失较严重的西北地区,由于秋冬通风季节空气湿度低,在通风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进入仓房的空气湿度,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采用空气湿度控制装置,使进入粮堆空气湿度维持在70%~90%之间,减少因自然降温和通风降温过程中水分损失。
储粮水分变化规律跟踪
在通风降温期间,通过连续跟踪监测仓房的 “三温”、“两湿”等粮情数据,每次通风结束后检测粮堆内固位的粮食水分,分析不同通风阶段,粮食水分变化情况。
在排积热过程中,连续监测进出空气湿含量差,分析排积热操作对水分损失的影响。
检测试验仓和对照仓的气密性,检测仓内温湿度变化情况,分析不同仓房气密性与水分损失的关系。
此外,日常工作中我们还要及时记录和监控粮情,分析和确定出粮食水分减量的主要原因,不断优化储粮通风系统配置及策略。
霉菌的影响。温度和湿度升高,霉菌生长会更加旺盛,玉米胚中的脂肪酸值提高不大,而其它部分则显著提高,这是因为霉菌在胚中生长更旺盛,而胚中产生的脂肪酸能被霉菌分解利用。
破碎粒的影响。粮食在入仓过程中,由于机械化程度高,致使入仓粮食破碎粒大大增加,特别是浅圆仓和立筒仓,破碎粒增加了玉米粒中脂肪与空气中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粮食籽粒更容易发生酸败而使脂肪酸值升高,粮食品质发生变化。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