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复杂,储粮害虫种类多、分布广。根据2004~2005年第6次储粮昆虫调查,我国储粮昆虫有270种,其中害虫226种,为害严重且分布广泛的主要有印度谷螟 (Plodia interpunctella Hubner)、 麦蛾 (Sitotrogacere-alella Oliver)、米蛾 (Corcyracephalonica Stain-ton)等鳞翅目害虫,
我国大约有80余种害鼠,其中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黄胸鼠(Rattus Fl***ipectus)、黄毛鼠(Rattus Lossea Swinhoe)和小家鼠(Mus musculus Linnaeus)是储粮中常见的害鼠,其它种类的鼠类对储粮危害较少。害鼠盗吃粮食,在粮食中排泄废物,影响粮食卫生品质。此外,害鼠还传播鼠疫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储粮微生物是指寄附在粮食和粮油食品上的微生物的总称,种类繁多,包括***、***、酵母菌和等,其中霉菌是与粮食储藏安全关系密切的微生物类群,主要包括曲霉属(Aspergillus Sp.)、青霉属(Penicillium sp.)、根霉属 (Rhizopus sp.)和毛霉属(Mucor Sp.)***。霉菌的生长消耗粮食营养物质,降低粮食食用品质和加工品质;此外,霉菌产生的素、***等次级代谢产物对人畜健康危害极大,尤其是,严重威胁着粮食质量安全。
蛋白质遭***。加热温度对粮食的蛋白质含量有一定的影响。当玉米加热到143℃时,玉米中能被氯化钠提取的蛋白质数量会显著减少。高温烘干能使粮食中若干种氨基酸遭到***。加热温度对小麦的面筋蛋白有很大影响。如果加热温度过高,面筋含量将下降或完全丧失,残留的少量面筋品质将显著变坏,并会使色泽变暗,失去弹性。
烘干过程中,一般控制小麦温度在45~50℃。在保证发芽率为95%以上时,小麦所能忍受的温度为62℃,玉米为51℃(相对湿度为70%时)。加热温度对几项品质指标都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对食用、商用的粮食一般加热温度不超过50℃,不超过60℃,对于种用粮食,一般不能超过45℃。
粮油加工环节节粮减损现状
粮油加工环节的粮食损失量较多,造成粮食损失的环节也较多。我国粮油加工环节造成的粮食损失占粮食损失量较高的比例。据***粮食局统计,每年我国在粮食储藏、运输和加工环节损失粮食约 350 亿公斤,相当于 666.67 万公顷耕地的产量,其中加工环节损失粮食约 75 亿公斤,占 21.4%。目前我国的小麦出粉率约为 75%,稻谷出米率约为 65%,大米抛光次数过多,碎米率过高。粮油加工的环节非常多,包括原料处理、清洗、加工、包装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都会造成粮食损失。以小麦加工为例,小麦加工损耗体现在 7 个方面:,机器收割小麦中带壳小麦较多,带壳小麦在初清和清理过程中被清理出来,成为下脚,造成浪费;第二,过度清理造成部分小麦被清理出来或破碎,成为下脚;第三,清除的瘪麦、碎麦利用不够;第四,过分追求精度,出粉率下降;第五,胚芽和麸皮食用化利用不足,资源利用率低;第六,工艺装备较落后,配粉粗放(大部分在线配混),配粉系统缺乏或停用,造成小麦利用率低;第七,包装及应用过程中造成的浪费,主要是袋装粉造成的损耗。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