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因害虫引起储粮局部发热时,应依据粮堆温湿度的高低制定佳处理方案。当储粮温湿度达到安全保管要求,局部发热粮温超过32℃以上,其它部位粮温在20~23℃时,应先降温后采取局部投药熏蒸法。否则AIP药丸分解较快,由于受粮堆内冷热气流运动的影响,PH3气体很快向四周及粮堆表面扩散,尤其在粮堆表面密闭不严形成“烟囱效应”时,有***体很快散失。在全仓温湿度较高时,储粮局部发热应***行机械通风或单管通风,把全仓粮温降到15~20℃再进行熏蒸杀虫,尽量降低粮堆内微气流的影响。否则,即使对发热点采取了先降温后熏蒸的办法,而没有对全仓进行熏蒸,虽然发热部位害虫得到遏制,粮温下降,而其它部位因粮温(25~28℃)和湿度(65%~75%)较大,又会孽生新的害虫,引起储粮温度升高。同时,在通风时害虫捧随暖湿气流向通风口转移,害虫分布面积增大。因此对这种类型的粮食杀虫时应加大用药量,增大***杀虫面积,好实行全仓熏蒸,以防其它部位再产生新的虫害点。
粮温过高时,首先要检测粮食水分、杂质、害虫等项目,根据检测结果来分析判断造成粮温过高的原因。如果是因为局部杂质过高造成粮温过高,应先将杂质高的部位挖出来清理后,再进行通风;如果是因为害虫引起的发热导致粮温过高,应***行杀虫,再通风;如果是因为水分过高而引起的粮温过高,应选择大功率离心风机***行强力通风降水。以降温为目的的机械通风,要通过粮堆上、下层粮温高低来确定选择压人式或吸出式机械通风。当粮堆上层粮温高而下层粮温低时,应采用压入式机械通风,当粮堆下层粮温高而上层粮温低时,应采用吸出式机械通风。
机械通风结束后,应立即对通风口、仓房门窗进行密封隔热处理,用泡沫板或粗糠包堵塞通风口,阻止热量从通风道进人粮堆,避免底层粮温上升。有条件的粮库可在仓顶喷涂反光材料,降低仓温;没有条件改造仓顶时,降温通风结束后,可在粮堆表面覆盖保温层(如稻壳、泡沫板等隔热材料),采用海棉、泡沫、稻壳等填充料作窗帘、门帘,阻止仓内外气体交换,延缓上层粮温上升速度。
减轻呼吸出现的损耗:影响粮食呼吸作用的原因特别多,水分、温度、氧分都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一般水分含量越高,呼吸强度也相应很高,物质损耗就会进一步加快。要是粮食水分的含量出现了临界,呼吸强度加强的速度就会更快,因此粮食在进行入库的时候,一定要将水分控制好,争取在标准内。粮食的呼吸对温度改变有着非常准确的感觉。粮食呼吸作用佳温度是25℃。因此工作人员应该控制好粮食温度,将粮食的呼吸作用弱化。一般使用的方法是利用低温这个条件,进行通风以及降温。南方通常都是高温,在高温季节利用空调环流方法进行降温,能够很好地保证储粮的安全。随氧分压逐渐地降低,种子的有氧呼吸慢慢变弱了,而相对应的无氧呼吸在逐步增强。技术人员可以充分使用密封技术,提升仓房粮食的保温性能,这样可以很好地保证安全储粮。使用降氧技术确保缺氧储藏,降低粮食的呼吸作用,避免粮食发生变质情况。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