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写意山水园的独特风格而著称于世。园林中的“山”,即有真山亦有假山。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天平山高义园,即为真山园林的代表。而绝大多数的武汉景观石古典园林中的山是假山;人工造山景观石在中国传统造园中便自然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假山石在园林造景中大规模的运用早可以追述到秦汉时期,之后景观石在园林造景中的运用不断得到提升,堆山叠石的手法技艺和意识也得到升华。
秦、汉时期假山之风大为盛行,而且规模很大,这时的假山是远景式的土山和土、石结合之山。秦汉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的土堆成岛,象征东海神山,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这种“海上三神山”水中岛屿的造园艺术手法,几乎历代帝王宫苑无不采用,就连一些***小园也纷纷效仿。东汉梁冀模仿伊洛二峡,在园中构土为山,从而开拓了从对界的向往,转向对自然山水的模仿,标志着造园艺术以现实生活作为创作起点。
园林石材中的那些石材的叫法:
假山石:大致分为太湖石、黄石、灵壁石、千层石等几类。假山广泛建立在公园、风景区、广场等地,建假山所用的假山石主要是自然形成的、不规则的奇石。形状各异,千奇百怪。经过能工巧匠的排列组合便形成了假山。前人论及假山石,能言其本:“石本无性,采后复生”。
孤赏石:常选形神兼备的湖石、古朴秀丽、斧劈石、石笋石等放置在庭园的主要位置,供人观赏。这些石材除了自身外观显示的漏、瘦、透、皱、丑的观赏价值之外,又因为历年流传,非常具有人文价值,往往成为园林中的一景。“艮岳移来石岌峨,千秋遗迹感怀多”,如苏州的“瑞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杭州的“绉云峰”和北京的“青芝岫”。
散点石:主要以英石、千层石、黄石、湖石、石笋石、斧劈石、花岗岩为主,散落于林下、山麓、路旁、台阶边缘、建筑物角隅等,三五成群,配合适当地形,植以花木可以成为天然的几凳,还可以成为局部高差、材质变化的过渡,也可成为盆栽的底座,这是一些非常自然的提示和点缀,这也是园林中使用山石为广泛的地方。
驳岸石:常用湖石、黄石、千层石等,或沿有一定高差变化山麓堆叠,或沿水面,前前后后的变化,高高低低的错落,起到驳岸作用,也作挡土墙,可以使之美观、自然。
石山洞穴:主要以湖石、黄石、露头石等堆叠形成***或傍土半***形式的山石,俗称“石抱土”。一般高 3m、5m 左右,高者可达数 10m,并常常在山脚设计池塘、水帘、花坛、洞壑。如上海植物园的大假山、上海龙华公园的红岩等。这都是通常认为的“假山”,经常出现在单位绿地中,但难以推广。
山石瀑布:根据园林的地形,堆放湖石、花岗石、黄石、千层石,引导水流由上而下,形成瀑布落水。这种做法通常称作“土包石”,是目前常见的做法。
人造景观石一种重量远较真石轻、易搬运施工、可防火隔热、具有与真石相同质感的景观石。它是由填充料、打底上色料、补强料和着色彩绘颜料配合而成。填充料是以水硬性物质加水及发泡剂混合而成。打底上色料是以非水硬性无机质材料与水硬性物质加水及颜料混合。补强料是以硬质的钢条、钢网、钢架等具有抗拉力的金属材料构成。着色彩绘颜料是以适用于石材等无机质着色,并使其具有天然石材色泽的颜料组成。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