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焊质量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1)控制模式。由单模式控制发展为多模式控制,动态电阻监控、动态电极位移监控都是实现这种控制的综合模式,即动态电阻差值与动态电阻变化速率相综合;1大位移与位移速度相综合。
(2)控制方法。由一种监控方法发展为多种监控方法。
(3)调节参量。由初始的单变量调节(自动焊时间或自动焊电流)发展为多变量调节,即在自动焊过程中同时对自动焊电流、自动焊时间和自动焊压力进行调节。
近年来,我国焊接装备制造行业有了长足的进步。焊接装备的成套性,自动化程度,制造精度和整体质量明显提高,其应用范围正逐步扩大,尤其是我国制定了拉动内需的政策以后,焊接装备制造业加快了发展。焊接机械手之所以能够占据整个工业机器人总量的30%以上,与负重这个特殊的行业有关,负重作为工业“搬运工”,是工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加工手段,同时由于负重的物体过于庞大,人工负重难以进行,搬运的速度对产品生产效率起决定性的影响。尽管在我国,焊接装备的年总产值不足5亿元,但对我国焊接结构行业的技术进步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预计,今后10年内,随着世界制造业中心逐步向中国转移,我国的传统制造业必将按照现代化的标准加快技术改造。大量采用高度自动化的加工设备和焊接装备是工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并将促进我国焊接装备制造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稳定和提高焊接质量,保证其均一性。焊接参数如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及焊接干伸长度等对焊接结果起决定作用。点焊机器人由于焊钳质量都超过35kg,也有采用液压驱动方式的,因为液压驱动机器人抓重能力大。采用机器人焊接时对于每条焊缝的焊接参数都是恒定的,焊缝质量受人的因素影响较小,降低了对工人操作技术的要求,因此焊接质量是稳定的。而人工焊接时,焊接速度、干伸长等都是变化的,因此很难做到质量的均一性。 焊接机器人通过控制系统就可以做到。
(5)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采用机器人焊接工人只是用来装卸工件,远离了焊接弧光、烟雾和飞溅等,对于点焊来说工人不再搬运笨重的手工焊钳,使工人从大强度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