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内齿轮淬火设备型号欢迎来电 领诚
作者:领诚电子2022/8/21 0:01:31
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
视频作者:郑州领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球墨铸铁曲轴采用中频淬火机进行热处理的具体工艺

铸铁成分、铸造和热处理质量对球墨铸铁曲轴的性能影响很大。铸态球墨铸铁不允许有石墨飘浮、皮下气孔和疏松等缺陷,球化分级按GB9441《球墨铸铁金相检验》评定,一般应不低于4级。为满足工作的需要,球墨铸铁曲轴采用中频淬火机进行热处理。

球墨铸铁曲轴主要采用正火处理。为提高球墨铸铁曲轴的力学性能,也可采用调质或正火后进行表面淬火、贝氏体等温淬火等工艺。5)启动移动台车电动机,通过PLC变频器变频调整台车行进速度。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方法与锻钢曲轴相似,但加热速度应稍低些(一般为75-150℃/s)。淬火加热温度可取900-950℃,自热回火温度约300 ℃。 经此处理后的表面硬度可达52-57HRC。球墨铸铁曲轴经圆角、轴颈同时感应淬火后疲劳强度有显著提高,但由于球墨铸铁组织不同于钢,疲劳强度提高的幅度不如钢(一般提高30%左右,而钢可提高一倍以上)。

本文简单介绍了球墨铸铁曲轴的感应热处理工艺,希望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如果您想了解更加详细的信息,可以看看热处理方面的书籍,相信会有很大的收获。







调整螺钉感应加热淬火断裂分析

调整螺钉是汽车传动机构的紧固调节零件,工件材料为M135钢,调整螺钉工作时,顶部球面和台肩柱面承受摩擦力,要求工件球面及柱面均匀淬火硬化。技术要求调质后硬度为229-269HBW,淬火后硬化层厚度为1.0-2.5mm,表面硬度为45-55HRC,形成碗形表面硬化层分布。进行金相组织检查,采用大型工具显微镜进行切片检查,球状珠光体为2-4级。传统感应加热淬火处理后,为使工件球面和柱面同时淬火硬化,旺旺使螺钉头部淬火过深几乎淬透,致使在工件圆柱体与螺杆过度部位形成很高淬火应力,常造成调整螺钉出现断裂失效破坏。针对上述问题,试验改进工件感应加热淬火装置和感应器。采用矩形感应器和旋转淬火工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调整螺钉改进后感应绝爱热淬火装置,淬火前,工件插入定位套中,旋转轴旋转带动工件旋转。感应器用异形纯铜管制作,并安装导磁体。工件感应加热淬火后,球面和柱面获得一定深度的碗形淬火硬化层,心部原始组织良好。检验表明,采用改进感应加热淬火装置及方法处理后,调整螺钉性能优良,同时避免了在头部圆柱体与螺杆过渡区域产生淬火应力。

由于球面上各点与感应器底面距离不同,加热时得到的能量不同。检查经常动作的电气元件的接线有无松动,结构有无变形仪表指针是否灵活、数显数据是否准确,冷却器件的轴流风扇转动是否可靠。淬火加热是,调整两种电流的相对大小,可在工件端部获得均匀的硬化层。影响两种电流大小的因素有二,一是感应器的宽度,二是试件的旋转速度。感应器宽度实际是对螺钉端部加热的覆盖程度,对端部球面覆盖面越大,接受由导磁体传出的磁力线越少;工件旋转速度越快,圆柱面电动势越大,淬火硬化层越深。







高频淬火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将工件放在用空心铜管绕成的感应器内,通入中频或高频交流电后,在工件表面形成同频率的的感应电流,将零件表面迅速加热(几秒钟内即可升温800~1000度,心部仍接近室温)后立即喷水冷却(或浸油淬火),使工件表面层淬硬更多使用淬火设备的案例和方案欢迎您的来到。其中的球化退火、去应力退火及淬火、回火热处理常采用高频淬火设备进行。a.淬火件含碳量过低 应预先化验材料成分,保证淬火件的含碳量。

b.表面氧化,脱碳严重,淬火钱要清理零件表面的油污,斑迹和氧化皮。

c.加热温度太低或是加热时间太短 正确调整电参数和感应器与工件间的相对运动速度,以提高加热温度和延长保温时间。可以返淬前应进行感应加热退火。

d.零件旋转速度和零件(或感应器)移动速度不协调而形成软带, 调整零件转速和零件(或感应器)移动速度。当零件移动速度1-24mm/min时,零件旋转速n=60r/min即可避免淬火软带的形成。

e.感应器高度不够或感应器中有氧化皮 适当增加感应器高度,经常清理感应器。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常见的缺陷分析以预防方法

1.硬度不足和软点、软带

汇流条之间的距离太大, 调整汇流条之间的距离为1-3mm。

淬火介质中有杂质或乳化剂老化 更换淬火介质。

冷却水压力太低或者冷却不及时,增加水压,加热冷却水流量,加热后及时喷水冷却。淬火钢采用超音频淬火设备进行回火热处理,产生硬度偏低缺陷怎么办。 i.零件在感应器中位置偏心或零件弯曲严重 调整两件或感应器的相对位置,是个边间隙相等;若是零件弯曲严重 调整零件或感应器的相对位置,使各边间隙相等;若是零件弯曲严重,淬火前应进行矫直处理。

②淬硬层深度不足

a.频率过高导致涡流透热深度过浅 太正电参数,降低感应加热频率。

b.连续淬火加热时零件与感应器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过快 可采用预热-加热淬火。

c.加热时间过短 可以返淬,单反淬钱应进行感应加热退火。

③淬硬层剥落 产生的原因是表面淬硬层硬度梯度过大,或是硬化层太浅,表面马氏体祖师倒是体积膨胀等。应对措施是正确调整电参数,采用预热-加热淬火,加深过度层深度。

④淬火开裂

a.钢中碳和锰的含量不应超过上限,可在试淬时调整工艺与参数,也可调整淬火介质。

b.钢中夹杂物多,成网状或成分有偏西或含有害元素多 检查飞剑术夹杂物含量或分布状况,毛坯需进行反复锻造。

c.倾角处或键槽等尖角处加热时出现瞬间高温而淬裂中尖角倒圆,淬火前用石棉绳或金属棒料堵塞沟槽,空洞。

e.淬火介质选择不当 改用冷却能力低的淬火剂。用油,聚乙烯醇水溶液或其他乳化剂作为合金钢淬火剂。

f.回火不及时或回火不足 淬火后应及时回火,淬火和回火之间的停留时间,对于碳钢和铸铁件补一个超过4h,合金钢不应超过0.5h。回火不足时,适延长回火时间。

g.材料淬透性偏高 可以选用冷却速度慢的淬火介质。

h.返修件未经退火或回火 返修件必须经过回火或正火后,才能再次感应加热淬火。

i.零件结构设计不合理或是技术要求不当 加以设计部门修改不合理的接受设计,提出切实可行的工艺要求。







商户名称:郑州领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