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淬火设备快速加热的原理是什么
好像现在随便在车间抓一个人,十个里面有九个都知道高频淬火设备,但是真正知道高频设备加热原理的,我相信在这十个人里面有2、3就不错了。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这个高频设备快速加热的基本原理包括:快速加热的物理原理和快速加热时的金属学原理两部分。
感应加热是金属快速加热的方法之一。它能够使用很高的能流密度,使工件迅速加热到热处理或者透热锻造温度。这种加热方法具有很高的热能利用率,在工业身缠中得到比较广泛地应用。
高频感应加热设备的基本电路由交流电源G、电容器C、感应线圈L和被加热的钢材M等部分组成。可以认为,它是一个由电感和电容组成的振荡电路,加热钢材所消耗的能量由交流电源进行补偿。
柴油机高强度螺栓采用中频淬火机进行热处理的具体工艺
大功率船用MAN32/40柴油机的贯穿螺栓、横向拉紧螺栓、缸盖螺栓等均为高强度螺栓,制作材料均为30Cr2MoV,其主要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0.26%-0.34%C,0.17%-0.37%Si,0.40%-0.70%Mn,≤0.035%P,≤0.003%S,2.3%-2.7%Cr,0.15%-0.25%Mo,0.10%-0.20%V,≤0.20%Cu。要求热处理后的硬度为340-370HBW。为满足上述要求,不少厂家采用超音频淬火设备进行热处理,效果良好,满足了工作的需要。为满足工作需要,采用中频淬火机进行热处理,效果良好。
原生产工艺为860℃油淬+560℃油冷,经此工艺处理后的硬度是370HBW,强度1270MPa,处于要求的上限。由于以上几种螺栓的螺纹为M48×3,且要求滚压一次成形,因其基体强度高,相应的硬度也高,因此在机械加工滚压螺纹时,必须施加较大的压力,导致滚丝轮磨损严重,生产成本增加。量柱的具体加工工艺为:淬火-清洗-深冷处理-回火-清洗-中间部分感应加热退火-矫直-稳定化处理-清洗。为此,通过调整回火温度,以降低基体硬度,保证抗拉强度在下限的工艺试验,以满足后续加工的要求。
淬火设备为中频淬火机,淬火温度为860℃,油淬;回火温度分别为585℃、590℃和595℃,油冷。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经860℃淬火+595℃回火后,其硬度为345HBW,处于性能要求的下限,同时,其强度也能满足要求。
经860℃淬火+590℃回火后的金相***为回火索氏体***,由于回火索氏体***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在这种状态下,工件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完全可以满足工件的性能要求。
机用锯条坯采用中频淬火机进行退火热处理,产生脆断缺陷的原因是什么?
机用锯条是切割机械的重要切割刃具,工件材料为W9Mo3Cr4V(W9)钢带。锯条生产加工流程为:热轧钢带一退火一刨背一铣齿一冲圆弧及孔一磨齿一分齿一热处理等。如果您想了解其他缺陷的解决措施,您可以看看热处理方面的书籍,相信会有很大的收获。经中频淬火机退火后技术要求为锯条坯应具有较高的韧性和冷塑性。生产中发现,锯条工作中有时发生脆断和撕裂失效***。
现场检验发现,W9高速钢脆断和撕裂表现形式不同,有时发生铣齿掉齿现象,有时出现刨边撕裂坑,有时出现冲圆弧及孔时产生裂边现象,有时发生分齿时掉齿现象,甚至发生锯条坯掉在地上摔断碎裂等。其共同特点是工件塑性低劣,是冷脆性的表现,称为脆性断裂。硬度检验表明,锯条硬度值为213-255HBW;脆断工件试样光谱检验表明,工件中Sn的质量分数量超标,均大于0.18%,而正常值应为0.013%;初步判断工件脆断和锡含量严重偏高有关。(1)工艺流程调质一粗加工一高温时效一精加工一气体渗氮一精加工一成品。
分析认为,机用锯条产生脆断***的根本原因是工件中锡元素严重偏析超标造成的。资料介绍,不锈钢中Sn的质量分数大于0.02%时,将产生网状裂纹及角裂,工件中Sn的质量分数大于0.18%,是产生网状裂纹和角裂缺陷Sn含量的10倍。当锡在钢材晶界偏聚,超过一定量时,使工件冲击韧度急剧下降,机用锯条正是出现上述情况。2、正确锻造和进行预备热处理对高合金工具钢,锻造工艺的正确执行十分重要,锻造时必须尽可能改善碳化物分布,使之达到规定的级别。由于过量锡在晶界偏聚产生严重偏析和局部Sn含量严重超标,使工件韧性大大下降,导致工件脆断。有资料提出,W9高速钢中Sn的质量分数应在0.05%以下,这对生产中提出了一个有益的参考技术数据。
根据以上分析,提出防止锯条脆断失效的技术防止措施是:在炼钢时严格控制***元素含量,工件坯料入厂时严格检验,防止***元素超标钢件混入,以确保加工产品(工件)质量安全。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