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阀片采用中频淬火炉进行热处理的工艺分析与实施要点
阀片是压缩机上的重要零件,它通过上下运动而完成工作要求。在工作过程中,它受到频繁的冲击、磨损,为此,不少厂家采用中频淬火炉进行热处理,效果非常好,满足了工作的需要。
阀片热处理的具体工艺及实施要点:
1、阀片采用板材进行下料制作,其热轧态的***与性能很不稳定,成分有较大差异,存在各向异性,因此充分加热后进行正火处理,可使带状碳化物破碎或断裂,其成分得到均匀化,从而避免了阀体服役过程中出现早期的疲劳折断等,同时也确保了热处理后冲击韧性提高。如果您想了解具体的热处理工艺,您可以看看热处理方面的书籍,相信会有很大的收获。
2、为减少变形和细化***,采用中频淬火炉加热时,时间要短,温度要低,这样可明显减少其变形与翘曲等。
3、20CrMnSi钢属低碳合金钢,其自身具有良好淬透性和高回火稳定性,冲击韧性高,淬火后硬度大于50HRC,其回火后的热处理基体硬度确保了其良好综合力学性能。需要注意的是应避免阀片在加热过程中出现氧化或脱碳缺陷,否则将降低其疲劳强度和冲击韧度。由于过量锡在晶界偏聚产生严重偏析和局部Sn含量严重超标,使工件韧性大大下降,导致工件脆断。
4、阀片回火胎具的平整度应符合要求,阀片表面应无黏附的残盐等,夹紧后的阀片应在加热一定时间后取出进一步拧紧螺栓,可确保变形量符合技术要求。
本文简单介绍了阀片的热处理工艺分析及实施要点,希望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如果您想了解更加具体的工艺信息,您可以看看热处理方面的书籍,相信会有很大的收获。
曲轴采用高频淬火设备进行淬火热处理,用的感应器是什么样子的?
曲轴采用高频淬火设备进行淬火热处理,影响热处理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感应器、热处理工艺、原材料等。在这所有因素中,感应器的影响是,因此,一个合适的感应器是十分重要的。今天呢,我们就了解一下曲轴淬火用的感应器。
曲轴淬火用的感应器具有如下特点:
1、感应圈内壁与零件间隙为1-3mm。
2、感应圈的高度一般为5-8mm。
3、感应圈的宽度要保证足够的流水量,通常比一般连续淬火感应圈更宽一些。
本文简单介绍了曲轴淬火用的感应器,希望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如果您想了解曲轴淬火的具体工艺,您可以看看热处理方面的书籍,相信会有很大的收获。
揭秘螺钉采用高频感应淬火机进行热处理的具体工艺
螺钉是手表上的重要零件。它的材料为50钢,硬度要求为(530±30)HV。为满足上述要求,不少厂家采用高频感应淬火机进行热处理,效果良好,满足了工作的需要。
1、制造工艺路线
冷镦一再结晶退火一搓丝一铣槽一淬火一串光一回火一电镀。
2、热处理工艺
(1)再结晶退火:采用高频感应淬火机进行,温度为650-700℃,空冷,硬度≤180HV。
(2)淬火:淬火温度为820-840℃,油淬;串光后进行300-320℃的回火热处理。
超音频淬火设备和高频淬火设备应用在齿轮表面淬火的硬化层分布形式
硬化层分布形式一种:齿根不淬硬,采用回转加热的方法,这种淬火方法所达到的效果就是齿面耐磨性提高,弯曲疲劳强度受一定影响,许用弯曲应力低于该钢材调质后的水平;2、采用中频淬火炉淬火时,感应器与零件的间隙应均匀一致,旋转速度与下降速度应匹配,避免出现黑白相间的软带,造成耐磨性降低。这种淬火方法一般应用在处理齿轮宽度10-100mm,模数小于5mm,齿轮的直径是由设备的功率决定。
第二种、齿根都淬硬需要混转加热淬火法,齿面耐磨性及齿根弯曲疲劳强度都得到提高;许用弯曲应力比调质状态提高30%-50%,可部分代替渗碳齿轮;由于淬火钢中的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都是亚稳***,而且马氏体中尚存大量晶体缺陷(如高密度位错,孪晶及空位等),以及淬火钢中较大的残留内应力等,它们都是不稳定因素,均有自发转变为平衡***的倾向。一般对齿宽10-100mm。模数小于等于5mm,火焰淬火的话直径可达到450mm,一般模数小于等于6mm,个别情况需要小于等于10mm。
第三种、齿面淬硬,齿根不淬硬,采用单齿连续加热淬火的方法,淬火效果为齿面耐磨性提高,弯曲疲劳强度手一定影响,一般硬化层结束离齿根2-3mm处;还应进行变形量检查,采用塞尺在检测平台上进行检查,要求变形量≤2mm/全长。许用弯曲应力低于该钢材调质后的水平,这种单齿淬火的方法,齿轮直径是不受限制的,单齿淬火模数要大于等于10mm。
第四种、齿面齿根都要淬硬,沿齿沟连续加热淬火,齿面耐磨性及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均提高;连杆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结构刚度,强度不足容易导致连杆的断裂,刚度差则容易在应用过程中变形,会造成活塞与汽缸之间的漏气等,影响其工作效率。许用弯曲应力比调质状提高30%-5.%,可部分代替渗碳齿轮的。这种淬硬分布形式不受齿轮直径的限制,但是模数一定到大于等于10mm。齿轮采用超音频,高频淬火设备的方式淬火感应器结构也非常严谨,要保证感应器充分冷却的条件下,使感应器提高加热效率。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