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釜压力容器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复杂的载荷作用,但基本的设计方针是保证反应釜釜体的在设定的压力范围内满足基本的强度要求及稳定性。为此我们在设计之前必须对筒体和上下封头进行强度计算及稳定性校核,以免釜体达不到强度设计要求而失稳。根据GB150-1998 内外压圆筒、封头强度计算方法,先分别假设内筒体厚度:为δn1=18mm,内下封头为δn2=16mm。搅拌系统是反应釜工作过程中的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物料在反应过程中的充分程度和传热过程中的均匀程度,对产品的质量影响至关重要。304不锈钢反应釜顶盖补强设计前面的分析设计说明,由于开孔的原因,应力集中非常严重,导致强度不足,必须设法补强,满足强度要求。搅拌器设计由于客户方使用的介质粘度较高,且使用过程中需要有较好的传热效果,所以选择了锚式搅拌。
植物胶反应釜, 用于对植物胶干胚乳片进行加工处理。与原粉反应设备不同, 在反应过程中不使用大量的***。有关新型工业化植物胶反应设备在国内外均未见报道, 因此我们在确定技术方案时非常慎重。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化工设备的性能、结构参数等进行深入的调研, 收集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 经过反复地研究与分析, 初步确定了设备技术方案, 完成了小型试验设备的加工, 组建了植物胶中试生产车间, 进行了小规模的中试生产, 生产出改性胶粉数吨, 产品质量优异。在此基础上, 完成了新型植物胶反应设备的加工图纸, 并交***厂家进行工艺审查和加工。经调试、检测, 其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后, 进行工业试验。7MPa,设计温度为200℃,工作温度为180℃,腐蚀余量为1mm,在筒体底部的横截面上施加轴向固定约束,对称面上施加对称约束,并在筒体底部横截面上一点(其坐标为(0,-475,513。试验期间, 设备运行时间均不少于500h , 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试验结果表明, 该套设备的研制是成功的。
反应釜结构型式的确定木材工业用合成树脂的制造过程对反应状态的要求并不很严格, 反应物粘度也不高, 因此对反应釜结构、搅拌器型式以及传热面布置的适应性较强。早期普遍采用锚式搅拌的搪玻璃反应釜; 近来随着反应釜容积的增大, 夹套传热、内蛇管冷却、复合式搅拌的不锈钢反应釜, 以及板壳式内置加热、冷却器, 推进式搅拌的不锈钢反应釜也得到广泛采用。(3)对弯曲应力较高的表面,要求做表面检测,因材料为不锈钢,作渗透检测。’这些结构不一, 搅拌型式各异的反应釜均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但对于油加热反应釜来说, 结构型式选择的要点在于是否适应加热介质(导热油) 的特性。比如说, 内置式板壳加热器换热效果好, 且反应釜筒体所承受外压大为降低( 如不需减压脱水, 则不承受外压), 筒体壁厚可以减小, 耗材少, 造价低, 对于以蒸汽加热的大型反应釜无疑是有其优越性的; 但用于油加热反应釜, 加热器内置就有一定的风险, 而且板壳式加热器的焊接有一定难度, 因此这种结构是不适用的。另外, 热油温度较高,材料以不锈钢为宜。传动轴与上盖间采用聚四氟编织填料密封,其耐腐蚀、耐磨、导热性好。经综合考虑, 我们选用了夹套加热、内置蛇管冷却、复合式搅拌的结构型式。
人造板厂制胶反应釜的生产工艺因胶粘剂品种不同而不同, 如脲醛甙胶的工艺曲线[ 2] 如图2 .图2 中,AB 段、CD 段和EF 段为升温阶段, BC 段、DE 段和FG 段是恒温阶段, GH 段是降温阶段.根据上述情况在实践中比较了多种控制算法, 对制胶反应釜温度控制, 采用模糊控制较为合适如.反应釜内反应液温度设定值, 温度控制系统采用了三输入单输出模糊控制系统.
由于热量从夹套传到反应釜内的反应液有一定的滞后 , 故将夹套内的温度与反应釜内反应液温度设定值变化率作为其中的一个输入. 整个系统的软件采用模块化结构, 由C 语言编写, 主要由初始化程序、参数设置程序、线性化程序、模糊推理程序等组成, 采用模糊控制对某人造板制胶反应釜的温度控制系统进行了改造, 在生产脲醛甙胶时, 温度误差控制在±0 .5 ℃内, 超调量小于0 .5 %, 取得较好的效果, 受到用户好评.特别是采用夹套温度变化率作为模糊控制的输入量, 有效地克服了外部干扰对反应釜内温度的扰动, 值得推广.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