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清爽,菜新鲜、,买菜比以前舒心多了!”家住经开区的徐阿姨去买菜,对家门口翻新后的方庙农贸市场很满意。近日记者走访部分农贸市场后发现,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我市对农贸市场从外在“颜值”到“内功”,下大力气进行综合整治,市场面貌焕然一新,成为文明城市的亮丽窗口。
让徐阿姨赞不绝口的方庙农贸市场,因为有配套的地下停车场,市场外围没有散摊占道经营和车辆乱停放现象,周边环境整洁有序。市场内设一座LED大屏实时滚动显示商品参考价格,每个摊位前也装着智能显示屏,显示商户信息和商品价格。肉摊的陈师傅告诉记者,市场要求穿制服上岗,连电子秤都是按照标准统一发放的。顾客可以通过打印小票追溯商品相关信息,也可以在商务局的网站上查询商品来源。
而城区一些老的农贸市场经过升级,不仅“颜值”提升,也变得更“聪明”。昨天中午,在学前街农贸市场的入口处,循环播放着提醒顾客主动佩戴口罩、测量体温的语音提示。记者走进明亮的市场看到,因为没有占道经营和乱摆摊、摊外摊现象,通道虽不大却并不拥堵,地面干净、排水通畅。各摊位按功能整齐划分为水果、蔬菜、水产品等不同区域,每个摊位上方都公示了营业执照、商品价格以及监督电话。在市场一角的复称处,张贴了醒目的投诉流程和市场投诉电话。
不管是传统农贸市场还是升级改造后的农贸市场,食品安全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问题。它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菜品:和一些生鲜超市相比较,农贸市场的食材种类更为丰富,价格更为优惠,每天规律的进货也保证了食材的新鲜;它为更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农贸市场的存在不仅仅是人们的“菜篮子”,更为众多人员提供了岗位和机会;它为消费者提供了社交场所:对于很多人来说去农贸市场不仅仅是为了买菜,更多的是为了和邻居、商户交流,农贸市场俨然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交场所。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