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炉前快速热分析技术是以铸铁***形成过程的凝固温度曲线为被测对象,对凝固温度曲线进行数学分析,得到不同成分下曲线的特征点,根据预先确认后的数学模型计算出铁水的碳当量(CE%)、碳含量(C%)、硅含量(Si%)等指标的铸铁炉前快速分析技术,测量精度可以达到 CE ? 0.10 %、C ? 0.05%、Si ? 0.10%,是铸铁生产中炉前使用的简洁、快速、准确的仪器。在工业发达***被广泛应用于炉前铁水的在线测量中。随着近几年国内铸造市场的快速发展,热分析仪在独资,合资和生产出口铸件的工厂得到迅速的普及,并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热分析检测法:铁液的热分析技术是通过测量铁液在冷却过程中温度变化的不同特点,对引起铁液这些变化点的化学成分、物理特性进行快速检测一种方法。在铸铁炉前快速成分分析中的应用已经有很长历史,并取得了很好的成功。但用于球墨铸铁生产中球化效果的分析检验一直尚未成熟,虽然人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应用于生产的效果尚有一定差距,只能进行定性分级分析,对球状石墨的大小和具体比例等深度信息不能有效反应。
铸造生产中铁水的温度价值和检测
熔炼时的铁液温度。
适当的铁水温度,消除石墨的遗传特性
在铸铁件的生产中,不同的石墨形态,可以得到不同性能的铸铁,各种不同的铸铁均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即石墨应是细小的、均匀的,对孕育铸铁的石墨则应是短而钝头的,对球墨铸铁来说,石墨应该是圆整的,在熔炼过程中,要保证得到上述要求的,首先就必须将粗大的过共晶石墨和共晶石墨溶解到结晶临界半径以下,在重新结晶的条件下,才能得到上述要求的石墨形态。这就是消除石墨遗传性。
其原理大致是:铁水的过热作用无疑减少了铁液中原有的石墨结晶核心。铁液中含有细微颗粒,这些颗粒中有极细的显微洞穴,洞穴中储存有极细的具有凹入面的石墨颗粒。根据物理化学原理,溶质的颗粒表面如果具有负的半径,即曲面凹入,则在溶剂中具有较高的溶解温度。在一般的熔炼温度下熔炼时,这些洞穴中的细微颗粒是不会溶解的,因而在冷凝过程中便成为预存的石墨晶核,既能使共晶转变在较高温度进行以避免较大的过冷,又能提供大量的石墨核心。如果提高过热温度,洞穴中的石墨微粒也熔入铁液,预存晶核减少,因此铁液冷凝时增加了对均质成核的依靠,即依靠过冷度进行凝固的程度。在一定的过冷度下凝固时,石墨和基体***都能得到改善。如果过热太高,则过冷度太大,先使石墨形态有较大的变化,然后开始出现白口倾向。
生产不同铸铁件时的各种温度要求
a) 可锻铸铁
电炉保温研究表明,在1450度保温10min后,可锻铸铁铁液结晶属内生性,即它的结晶在整个铸件范围内同时进行,形成不规则的树枝状结晶***,力学性能得到提高。温度提高到1600度时,将转变为外生性,即形成有规律的树枝状***的结晶,力学性能下降。因此铁液的过热温度不要超过1550度。
b) 球墨铸铁
球铁生产中的脱硫需要有良好的温度配合,有工厂实践证明:当脱硫剂CaC2加入量的质量分数为1.2%,吹气时间为5min:
1) 当铁液出炉温度为1450度时,脱硫率不高于70%;
2) 当铁液出炉温度为1470-1480度时,脱硫率为80%;
3) 当铁液出炉温度大于1480度时,脱硫率可达90%;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